华信教育资源网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丛   书   名: 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资助
作   译   者:刘景岫 出 版 日 期:2025-11-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李晓彤 
书   代   号:G0498860 I S B N:9787121498862

图书简介:

新文科建设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推动新文科建设行稳致远,外语学科无论是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还是教师队伍建设上,都取得了骄人成绩。然而,学界对外语学科未来地位看法各异,有人说新时代需要更多外语人才,也有人唱衰外语学科。针对以上不同声音,本书在阐释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立足高校外语教学现状,明确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的本质,以朴素的眼光和高校外语教师的视角,对高校外语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与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教学、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进行探索。
定价 65.0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关注 评论(0) 分享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本书资源

    本书暂无资源

    会员上传本书资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新文科建设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推动新文科建设行稳致远,外语学科无论是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还是教师队伍建设上,都取得了骄人成绩。然而,学界对外语学科未来地位看法各异,有人说新时代需要更多外语人才,也有人唱衰外语学科。针对以上不同声音,本书在阐释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立足高校外语教学现状,明确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的本质,以朴素的眼光和高校外语教师的视角,对高校外语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与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教学、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进行探索。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498862
    开 本:16(185*260)
    页 数:163
    字 数:262

    本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1
    一、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	1
    二、新文科建设的成就、挑战和发展路径探微	8
    三、新文科建设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11
    第二节  新文科建设的任务、现状与路径	14
    一、中国新文科建设的任务	14
    二、中国新文科建设的现状剖析	16
    三、新文科建设的新路径探索	17
    第三节  新文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现状研究	18
    一、新文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思路	19
    二、新文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20
    三、新文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2
    第二章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研究	25
    第一节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新思考	25
    一、中国外语学科建设历史悠久	25
    二、外语学科的现实定位与未来发展	26
    三、外语学科建设的五个方面	27
    第二节  创新外语类课程体系建设	30
    一、“讲好中国故事”是外语教育的新使命	30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权威读本	31
    三、“理解当代中国”是推动“习近平思想”融入课程体系的途径	31
    第三节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教学改革探索	33
    一、新文科概念内涵	34
    二、外语教育与新文科的关系	35
    三、外语学科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	36
    第三章  传统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40
    第一节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0
    一、外语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40
    二、外语教育学的产生	40
    三、外语教育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	41
    四、外语教育学研究的任务	41
    第二节  外语教育学的理论模式与基础	41
    一、基础层次	41
    二、本体理论层次	42
    三、实践层次	42
    四、方法论的前提	42
    五、外语教育学的独立理论	43
    第三节  传统外语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弊端	43
    一、传统外语教学形式	43
    二、传统外语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44
    三、高校外语教学的现实困境	44
    四、高校外语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46
    五、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困惑与弊端	47
    第四章  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变迁路径研究	49
    第一节  高校外语教学理念的转变	49
    一、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历史更迭	49
    二、高校英语教学主体的变化	50
    三、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变迁	50
    第二节  高校外语教学内容的改革	53
    一、外语教学内容改革的客观要求	53
    二、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理论基础	54
    三、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54
    第三节  高校外语教学方式的变迁	56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是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核心	56
    二、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变革	56
    三、MOOC(慕课)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受到瞩目	57
    四、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58
    第四节  高校外语教学场所的变迁	60
    一、基于网络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60
    二、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61
    第五章  高校英语教学新要求	63
    第一节  高校英语教学要强调立德树人	63
    一、设定明确目标	63
    二、发掘潜在资源	63
    三、创新教学方法	64
    四、提升教师素质	64
    五、优化评估标准	64
    第二节  高校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64
    一、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65
    二、影响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因素	65
    三、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66
    第三节  英语教学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68
    一、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68
    二、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	69
    三、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70
    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70
    第四节  英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71
    一、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意义	71
    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途径	72
    三、培养大学生师范从业技能	73
    第六章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新探索	74
    第一节  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现状分析	74
    一、高校领导重视度有待加强	74
    二、高校英语教师理念有待更新	74
    三、英语专业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合力尚未形成	76
    第二节  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素材挖掘	77
    一、弘扬中华传统,心存家国天下	77
    二、正视科技进步,感知强大国力	79
    三、不忘感恩之心,提升“文化自信”	80
    第三节  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向探索	80
    一、创新英语专业教学理念	81
    二、挖掘现有教材中的课程思政资源	81
    三、加强英语课程思政制度建设	83
    四、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83
    五、强化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85
    第四节  英语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	85
    一、构建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	85
    二、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现存的问题	86
    三、建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87
    第七章  中华优秀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新路径	89
    第一节  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背景	89
    一、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90
    二、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实施原则	91
    第二节  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分析	92
    一、现有教材中中西方文化比例失衡	93
    二、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入认知	94
    三、中国故事英语表达能力亟待提升	95
    四、“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对策研究	96
    第三节  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微	97
    一、加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	97
    二、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98
    三、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99
    第八章  改进教学质量评价,促进良性循环	101
    第一节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101
    第二节  英语教学质量评价的类型	101
    一、起点评价	101
    二、诊断性评价	102
    三、形成性评价	102
    四、终结性评价	102
    第三节  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和策略	102
    一、观察法	103
    二、轶事记录法	103
    三、核查表和评价量表法	103
    四、学生学习档案	104
    五、问卷和访谈	105
    六、任务型学习、主题学习或研究性学习	105
    第四节  英语教学要采用科学评价方式	106
    一、传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106
    二、改变教育观念是科学评价的前提	107
    三、英语教学的科学评价方式	107
    四、实施科学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08
    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108
    第九章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111
    第一节  虚拟教研室建设	111
    一、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背景	111
    二、国家政策支持虚拟教研室建设	111
    三、两类大学英语虚拟教研室建设	111
    四、大学英语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探索	113
    第二节  英语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115
    一、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	115
    二、英语教师数字化教学提升路径	117
    第三节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118
    一、培养高校英语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	118
    二、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120
    第四节  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重构	123
    一、课程思政建设与当代中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123
    二、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	123
    三、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理念建构的难点	124
    四、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理念重构策略研究	125
    第十章  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128
    第一节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128
    一、英语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128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	129
    第二节  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33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	133
    二、英语师范专业现状分析	134
    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36
    四、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举措	137
    五、英语专业公费师范生培养策略研究	138
    第三节  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41
    一、高校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41
    二、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142
    第十一章  结论	145
    第一节  主要发现与创新点	145
    第二节  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146
    一、外语学科建设的新方向研究	146
    二、突破外语学科发展的瓶颈研究	146
    三、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46
    参考文献	148
    展开

    前     言

    新文科建设作为“四新”建设之一,是近年来各类高校关心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难点。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场景下,新文科建设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国内学者围绕新文科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研究成果,推动我国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新文科建设研究应进一步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关切,切实提升问题意识,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推进实践总结和案例分析,特别是应秉承“引领”替代“适应”的理念,由被动满足需求转为主动引领发展,回答新文科之“新”何在、如何打造“新”文科等问题,以理论指引实践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基于以上认识,本书主要汇集了作者在教学工作与科研实践中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以朴素的眼光和高校外语专业教师的视角,在阐释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立足高校外语教学现状,明确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的本质。本书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研究范式,以求描写与阐释的全面性。本书取得了一些发现和创新,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外语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成就卓著,外语人充分展示了探索精神和教学科研水平。在国家新文科建设方针指引下,外语人砥砺前行,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外语学科的师资队伍规模庞大,作风优良,在全国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内在追求是外语教师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支撑其职业生涯的坚定信念。如何与时俱进,使外语教师的内在追求与外在要求达到平衡、形成良性互动,这是值得外语人思考的重要问题。每一位外语人都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平衡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设外语学科的主观能动性,突破困境,在新文科建设中实现外语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新文科建设是国家战略,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外语学科建设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外语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需要从国家、高校、教师、学生等多层面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本书在阐述新文科建设与高校外语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传统外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的变迁、教学质量评价的改进等方面阐述了外语教学改革与变迁的路径,列举了部分高校在外语教学改革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从课程思政、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教学评价等维度探讨了高校外语课程建设的优化路径;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从虚拟教研室建设、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反思能力培养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重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三,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各高校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基于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在商务英语、英语师范和翻译等专业人才培养上积极进行改革与探索。开设突出学校人才特色且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并努力促进高校专业内涵式发展,形成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高校外语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一流课程,培养一流人才,大力推动新文科建设。
    全书共十一章。
    第一章为本书绪论,阐述新文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剖析新文科建设的任务、现状与路径,并对新文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思路、重点领域和路径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外语学科建设研究,从外语学科建设的五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从“讲好中国故事”入手,探索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课程体系的途径。
    第三章对传统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剖析高校外语教学的现实困境和人才培养中的困惑与弊端。
    第四章和第五章分析了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场所等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高校外语教学新要求。
    第六、七、八、九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这四章通过大量的数据与实例,从多角度探索外语(英语)教学的新路径。第六章分析了目前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素材挖掘、实践路向探索和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探索了课程思政教学提升路径。第七章探求中华优秀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新路径,对“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第八章研究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促进教学良性循环,并强调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第九章是关于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研究。
    第十章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以商务英语专业、英语师范专业和翻译专业为例,分别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
    第十一章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书研究的主要发现与创新点,指出本书内容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本书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只是初步的和尝试性的,试图为新文科建设、英语教学及其他语言教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借鉴。
    展开

    作者简介

    刘景岫,女,1973年2月生,现任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外语教育学,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科研成果获得菏泽市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 样 章 试 读
    本书暂无样章试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