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作   译   者:姜大源 出 版 日 期:2012-06-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 
书   代   号:G0173340 I S B N:9787121173349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视野独特、思辨犀利、论述缜密的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的专著,是“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课题批准号:DJA060172)的成果。与大多数国际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有所不同,本书没有罗列世界各国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近年来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经验和教训,而是借助于对案例或现象的陈述,从中发现且归纳出规律性的趋势,并在对这些基于规律的新趋势把握的基础上,去寻求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求顺应趋势、助推趋势。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现象分析—规律梳理的解读;第二部分为基于国别地区—国际组织的案例;第三部分为附件。本研究的特点是:以国别或地区为一翼,以国际组织为另一翼,即对单个国家或地区多“点”的职业教育现象,以及多个国家或地区组织多“面”的职业教育现象,展开对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研究的第一步,旨在解决“认识趋势——是什么”的问题。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性:研究基于现象—本质的规律性趋势。从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予以阐释,且每一维度都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中的每一案例现象的表述及其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的细化诠释。这是基于哲学—主体层面的归纳。研究的第二步,解决“顺应趋势——怎么办”的问题。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识:研究基于现象—主流的写实性趋势。在第一步哲学层面归纳和推演所获得的趋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归纳出教育层面的趋势,并由此推演出实施层面的脉络——四大“写实性趋势”。这是基于教育—实施层面的归纳。本书在研究方法与观点辨析上均有所创新,是一部集思想性、资料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专著,这在职业教育的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中还不多见。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本书资源

    本书暂无资源

    会员上传本书资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视野独特、思辨犀利、论述缜密的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的专著,是“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课题批准号:DJA060172)的成果。 与大多数国际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有所不同,本书没有罗列世界各国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近年来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经验和教训,而是借助于对案例或现象的陈述,从中发现且归纳出规律性的趋势,并在对这些基于规律的新趋势把握的基础上,去寻求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求顺应趋势、助推趋势。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现象分析—规律梳理的解读;第二部分为基于国别地区—国际组织的案例;第三部分为附件。 本研究的特点是:以国别或地区为一翼,以国际组织为另一翼,即对单个国家或地区多“点”的职业教育现象,以及多个国家或地区组织多“面”的职业教育现象,展开对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研究的第一步,旨在解决“认识趋势——是什么”的问题。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性:研究基于现象—本质的规律性趋势。从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予以阐释,且每一维度都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中的每一案例现象的表述及其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的细化诠释。这是基于哲学—主体层面的归纳。研究的第二步,解决“顺应趋势——怎么办”的问题。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识:研究基于现象—主流的写实性趋势。在第一步哲学层面归纳和推演所获得的趋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归纳出教育层面的趋势,并由此推演出实施层面的脉络——四大“写实性趋势”。这是基于教育—实施层面的归纳。 本书在研究方法与观点辨析上均有所创新,是一部集思想性、资料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专著,这在职业教育的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中还不多见。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173349
    开 本:16开
    页 数:612
    字 数:1104

    本书目录

    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现象分析—规律梳理的解读 (1)
    第一篇  绪论:现象与本质——世纪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的新视角(姜大源) (3)
    第一章  研究的意义:把握趋势 (3)
    第二章  研究的内容:寻求规律 (4)
    第三章  研究的方法:质性与现象 (6)
    第四章  研究的路径:归纳与推演 (9)
    
    第二篇  认识趋势、把握本质:是什么?——从个案到共性:基于现象—主体本质的规律性趋势 (11)
    第一章  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跨界与定界——拓展性 (11)
    第一节  从狭义到广义:德国修订实施新《联邦职业教育法》——教育的内涵扩张
    (姜大源、赵俊梅) (11)
    第二节  从刚性到柔性:澳大利亚制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技能的价值彰显
    (刘育锋、姜大源) (15)
    第三节  从双轨到双元:日本探索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办学的合作转型
    (陆素菊、姜大源) (20)
    第四节  从封闭到开放:法国职业教育聚焦学校企业关系——学校的实践转向
    (张颖、姜大源) (24)
    第五节  从单一到综合:澳大利亚开发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培训包——教师的复合能力
    (吴全全、姜大源) (29)
    第六节  从双边到多边:埃塞俄比亚确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策略——合作的需求指向
    (卢双盈、姜大源) (35)
    第七节  从多样到一体:欧洲联盟建构“欧洲职业教育区”——体系的求同存异
    (赵昕、姜大源) (40)
    第八节  从赋魅到祛魅:经合组织推动职业教育《为工作而学习》——学习的本真回归
    (吴全全、宫雪、姜大源) (46)
    第九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定界到跨界的延伸:拓展性(姜大源) (52)
    第二章  职业教育基于纵向维度递进发展的趋势:定阶与进阶——提升性 (54)
    第一节  从层次到类型:瑞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于教育分类的规范性国家体系
    (姜大源、王荻) (54)
    第二节  从经验到策略:英国改革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基于资格分级的开放性国家体系
    (樊大跃、郑坚、姜大源) (61)
    第三节  从低端到高端:澳大利亚完善国家资格框架——基于资格分级的规范性国家体系
    (姜大源) (71)
    第四节  从低段到高段:日本建立职业段位制度——基于资格分级的规范性企业体系
    (亚玫、姜大源) (77)
    第五节  从新手到专家:德国开发信息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基于技能分级的晋升型
    国家体系(姜大源、谢莉花) (82)
    第六节  从定格到升格:中国台湾地区追求卓越的职业教育——基于产业升级的因应性
    教育体系(姜大源、苏敏) (90)
    第七节  从等外到等值:欧盟制定《欧洲资格框架》——基于资格分级的泛欧性区域体系
    (严璇、姜大源) (98)
    第八节  从排斥到全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版国际教育分类法——基于课程证书的
    标准化教育框架(姜大源) (103)
    第九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二——定阶到进阶的递进:提升性(姜大源) (113)
    第三章  职业教育基于纵横维度交替发展的趋势:实然与应然——互补性 (116)
    第一节  整体与细节的集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的再次修订——法律的时代性
    (姜大源) (116)
    第二节  分离与契合的承接:英国职业教育主管机构的职能变迁——目标的连续性
    (樊大跃、姜大源) (121)
    第三节  继承与改革的交织:俄罗斯走出困境的职业教育——转型的渐进性
    (姜晓燕、姜大源) (126)
    第四节  数量与质量的制衡:德国《企业教师资质条例》的恢复执行——法规的时效性
    (姜大源、王婀娜) (134)
    第五节  功利与人本的兼顾: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的目标变化——观念的制约性
    (徐国庆、姜大源) (139)
    第六节  过程与结果的异同:欧盟学习结果导向与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定位的参照性(姜大源、陈衍、李玉静) (145)
    第七节  传统与现代的因袭:英国与澳大利亚新形式的学徒制——传承的创新性
    (刘育锋、姜大源、许竞) (153)
    第八节  自主与协同的联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与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教育
    政策——决策的特异性(和震、姜大源) (161)
    第九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三——应然与实然的交替:互补性(姜大源) (171)
    
    第三篇  顺应趋势、把握走向:怎么办?——从个案到共识:基于现象—主流脉络的写实性趋势
    (姜大源、陈东、王荻) (174)
    第一章  一个重大的共识:确立需求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职教观念 (174)
    第二章  一个重大的定位:构建多元趋向的开放式的职教运行体系 (180)
    第三章  一个重大的突破:开展创新驱动的跨界性集成的职教研究 (184)
    第四章  一个重大的进展:建设交流互动的国际化合作的职教网络 (189)
    
    第四篇  启示与创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趋势的新走向(姜大源) (193)
    第一章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回顾——经验与反思 (194)
    第二章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本质与规律 (196)
    第三章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 (202)
    参考文献 (210)
    
    第二部分  基于国别地区—国际组织的案例 (219)
    第一篇  国家或地区——英国 (221)
    英国当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樊大跃) (221)
    英国职业资格制度(郑坚) (271)
    英国学徒制政策与实践考察报告(刘育锋、许竞) (279)
    
    第二篇  国家或地区——德国 (284)
    新世纪头十年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姜大源) (284)
    中德职业教育法比较研究(姜大源) (302)
    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与结构调整十大方略解读(姜大源) (307)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文件研究(陈东) (319)
    德国知识社会的职业能力需求及其开发——企业招聘知识人才的策略和对教育机构的期待
    (刘邦祥) (323)
    从知识管理到学习共同体——走向知识社会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任务
    (H.曼德尔[德]  刘邦祥编译) (329)
    德国高校职业教育论坛概析(王建初) (337)
    
    第三篇  国家或地区——美国 (343)
    美国CTE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张鹤萍、徐国庆) (343)
    
    第四篇  国家或地区——澳大利亚 (355)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刘育锋) (355)
    
    第五篇  国家或地区——日本 (365)
    日本职业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陆素菊) (365)
    日本“职业段位”制度的实施背景及特点(亚玫、樊晓光) (375)
    
    第六篇  国家或地区——瑞士 (381)
    瑞士职业教育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吴全全) (381)
    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姜大源) (387)
    
    第七篇  国家或地区——埃塞俄比亚 (405)
    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发展趋势的研究(卢双盈、牛忠光、屈宇清) (405)
    
    第八篇  国家或地区——菲律宾 (452)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模式的特色及思考(鞠慧敏、王文槿) (452)
    
    第九篇  国家或地区——越南 (457)
    试论越南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阮英青云、陈永芳) (457)
    
    
    第十篇  国际组织——欧盟 (461)
    当代欧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与趋势(陈衍、李玉静) (461)
    
    第十一篇  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46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发展思想与战略研究(陈衍、李玉静) (469)
    
    第十二篇  国际组织——世界经合组织 (492)
    “为了工作而学习”——世界经合组织国际职业教育研讨会述评(吴全全) (492)
    
    第三部分  附录 (497)
    附录A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BBiG)——2007年4月1日版 (499)
    附录B 《企业教师资质条例》 (521)
    附录C 《哥本哈根宣言》 (525)
    附录D 《马斯特里赫特公报》 (528)
    附录E 《赫尔辛基公报》 (532)
    附录F  萨洛尼卡会议结论:建立欧洲VET区 (536)
    附录G  俄罗斯国家资格框架 (539)
    附录H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 2011) (542)
    后记 (595)
    展开

    前     言

    序  言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一个国家的发展已不能独善其身。只有融入世界的发展,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的好经验,这个国家才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中国30多年来突飞猛进的成果,是与中国博采世界各国之众长分不开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同样,也成就了中国的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探索了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确立了覆盖广泛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为中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就是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012年5月14~16日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职业教育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不仅有效地增加了青年人的就业机会,更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次会议之所以选在中国召开,一方面是展示中国职业教育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另一方面,也是让中国担负更多的国际责任”。无疑,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职业教育的肯定和期待。
      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行。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开放的30多年。回溯中国职业教育这30多年,一个重大的启示就是:中国职业教育只有拓展全球化的大视野,运作现代化的大手笔,在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精髓的本土化进程之中,去创造、创新、创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特色、世界水准”,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它需要一个坚实的、科学的、睿智的研究的支撑,以辨清方向,寻求规律,确定对策。为此,只有对世界经济以及为其服务的职业教育发展的走向有所认识,有所把握,才能有所作为。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自20个世纪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为严重的衰退。为促使经济迅速复苏,各国动用了强有力的政府调控和国家干预措施。这些措施集中体现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产业的深度调整。基于这一背景,世界产业呈现出如下三个发展趋势: 一是从“高碳”到“低碳”,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各国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各国竞争的新焦点;二是从失衡到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理性回归,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开始实施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救助实体经济及与之相关的产业;三是从“浅层”到“深度”,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进行,其转移的重心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无疑,也给职业教育带来新思考。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密不可分。金融危机使各国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由此,各国纷纷颁布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引领世界经济重要驱动力,成为教育改革的新亮点。纵观世界各国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的主要措施,集中体现在:一是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国家战略;二是不断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是不断完善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四是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五是不断更新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六是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
      面对国际产业结构这一大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现代化也指向了一个更高的目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因此,中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突出地表现为:由经济大国变经济强国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基础;由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支撑;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动力;由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前提。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对这一体系的整体架构进行系统设计,要关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形式、体系的内涵外延、体系的结构层次、体系的运作机制等焦点问题。
      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分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及其相关研究,经历了“旅行者说——拿来主义——比较选择——本土化”四个阶段,通过“原型研究”,进而“比较研究”,直至“内涵研究”,在“复制——重构——迁移——创新”之中,终于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在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队伍里,有一个长期在职业教育战线上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原理、课程开发、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研究者,这就是本书的作者,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由他主持的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以创新的维度,开阔的视野,哲理的思考,对纷繁万象的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规律性的归纳,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主体脉络,旨在认识趋势与顺应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加以梳理,以窥见其大的走向,实现新的发展。我认为,这一研究恰逢其时。
      本书首先从横向的“定界向跨界的延伸”、纵向的“定阶向进阶的递进”和纵横的“应然与实然的交替”三个维度对当代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加以阐释,且每一维度又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中的每一案例现象的表述及其对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大规律性趋势的细化诠释。接着,本书在规律性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并推演出教育层面的发展脉络,即所谓四大“写实性趋势”:“一个重大的共识:确立需求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职教观念”、“一个重大的定位:构建多元趋向的开放式的职教运行体系”、“一个重大的突破:开展创新驱动的跨界性集成的职教研究”、“一个重大的进展:建设交流互动的国际化合作的职教网络”。
      这种经由现象描述、规律归纳及推演导出的趋势研究,颇有些哲学的味道。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资料,是一本值得研读的新书。
      姜大源研究员主编的另一本书——《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2005年获首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首届职业教育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又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这本新书,可以说是其“姊妹篇”。我期待着,姜大源研究员能够在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中,有更多更好的佳作问世。
      还需要指出,该课题成员多达38人,都是职业教育一线的研究人员、教师,还有领导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绝大多数都有在研究对象国留学、进修或工作的经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高职称,而且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力的研究团队。我期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参与到职业教育的科研之中,共同提升职业教育研究的水平。
      在本书的前言中,姜大源研究员有两句诗令我印象深刻:
      “驰骋才知世界小,斟酌倍感方寸深”。
      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就是要有这种认真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探究的精神,不去纵横驰骋,何以能够“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不去斟酌推敲,又怎能知道“方寸之中,海阔天空”呢!
      把握整体才能更好地掌控局部,了解趋势才能更好地做好当下。当今时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是我们每一位中国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了解和把握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做好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2012年6月1日         
    
    前  言
      历时数载,“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课题批准号:DJA060172)终于完成,而其主要成果——同名专著也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与大多数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有所不同,这本专著没有罗列世界各国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近年来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经验和教训,而尝试着借助于案例或现象的陈述,从中发现或归纳出规律性的趋势来,并在认识这些基于规律的新趋势的基础上,再尝试着去寻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求顺应趋势、助推趋势。
      所以,本书研究之最重要的指向,就在于对“趋势”的把握:对纷繁万象的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主体本质的规律性归纳,并以此为据梳理出写实性的主体脉络,并力图在进一步认识趋势与顺应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加以梳理,以窥见其大的走向。
      显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研究,既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所谓“证实”和“证伪”研究;且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研究,也不同于股票市场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硬趋势”研究。这是一种“软趋势”的研究。所以,本研究除采取经典的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头脑风暴法、案例研究法、归纳研究法之外,还借鉴了“质性研究”的许多思想;而在方法论层面,又借鉴了现象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本书研究是一种所谓“准质性”研究和“准现象学”研究。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本书的主体的研究报告部分,是课题研究总报告的核心内容,以体现本研究的创新所在。
      研究的第一步,要解决认识趋势的问题,也就是“是什么”的问题。其研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性:研究基于现象—主体本质的规律性趋势。从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加以阐释,且每一维度都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中的每一案例现象的表述及其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的细化诠释。其中:
    1.对横向延伸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从狭义到广义、从刚性到柔性、从双轨到双元、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综合、从双边到多边、从多样到一体、从赋魅到祛魅,由此推演出“定界到跨界的拓展”的趋势;
    2. 对纵向递进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从层次到类型、从经验到策略、从低端到高端、从低段到高段、从新手到专家、从定格到升格、从等外到等值、从排斥到全纳,由此推演出“定阶到进阶的提升”的趋势;
    3. 对纵横交替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整体与细节的集成、分离与契合的承接、继承与改革的交集、数量与质量的权衡、功利与人本的兼顾、过程与结果的异同、推陈与出新的因袭、自主与协同的联袂,由此推演出“应然与实然的互补”的趋势。
      这种经由归纳与推演而获得的三大规律性趋势,看去有些哲学思辨的味道。
      研究的第二步,要解决顺应趋势的问题,也就是“怎么办”的问题。其研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识:研究基于现象—主流脉络的写实性趋势。可以认为,这是基于“教育—实施”层面的归纳:即在第一步哲学层面归纳和推演所获得的趋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归纳出教育层面的趋势,并由此推演出实施层面的脉络。这就是所谓四大“写实性趋势”,即:“一个重大的共识:确立需求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职教观念”、“一个重大的定位:构建多元趋向的开放式的职教运行体系”、“一个重大的突破:开展创新驱动的跨界性集成的职教研究”、“一个重大的进展:建设交流互动的国际化合作的职教网络”。
      这里对每一脉络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可持续的职教观念涉及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强化创业、有利环保、贯穿终身和面向全民的教育五个方面;开放式的运行体系涉及机制层面办学模式、管理方式、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机构层面办学功能、办学构架和办学层次的多元化两大方面;跨界性的职教研究涉及专业性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的建设、创新性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应用性职业教育科研成果的扩散三个方面;国际化的职教网络涉及多边国际组织新的合作领域的开拓和双边政府部门新的国际合作模式的建立两个方面。
      主体报告的最后,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在博采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之众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改革探索的小结,包括“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回顾——经验与反思”、“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本质与规律”、“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这三个部分。一个志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之中,为其发展已经做出并还将做出巨大贡献的职业教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舞台。中国职业教育30多年的探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未来发展的指向,无疑也是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国的映射。
      此外,为便于读者对规律性趋势解读的思路、脉络、结构有一梗概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把握,本书在阐述第一部分内容时,给予了丰富的逻辑的、路径的和框架性的插图,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子课题研究报告部分,是课题子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体现本研究的依据所在。
      本研究以国别地区为一翼,以国际组织为另一翼,即对单个国家或地区的多“点”的职业教育现象与多个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多“面”的职业教育现象,从个案角度展开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具体体现的研究。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并不刻意追求其代表性,所涉及的国际或地区组织也不刻意追求其典型性,尤其是:案例不以数量而以质量为基本要求,内容不以二手间接资料而以一手原文资料为基准,其目的都在于遵循质性研究或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第三部分,是本书的研究附件,也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一手资料,以呈现本研究重要文献的原文译件。
      本研究选取了一部分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以原文为基础进行翻译,包括:《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2007年3月23日)、《德国企业教师资质条例》(2009年1月21日)、欧盟《哥本哈根宣言》(2002年11月)、欧盟《马斯特里赫特公报》(2004年12月14日)、欧盟《赫尔辛基公报》(2006年12月5日)、欧盟《萨洛尼卡会议结论:建立欧洲职业教育区》(2007年4月26日),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9月5日)中文版。
      由于本研究在内容层面涉及多国、多地区和多组织,在方法层面涉及精典、“准质性”和“准现象学”,可以说,本研究不啻为一种包容多种内容、应用多种方法的“跨界”研究。
      显然,本书的这一架构,对当今处于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之中的读者来说,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不必也无须一次性地通读全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性地去阅读相关章节。一旦有时间通过多次性的阅读看完全书之后,也许会在把握本书全貌的基础上,触摸到本研究的良苦用心,而读者本人也会由此萌生出创新的思考。
      基于此,本书可以被视为一本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工具书:第一部分是研究方法的探索,第二部分是研究资料的宝库,第三部分是研究文献的呈现。
      主编本人学识浅薄,虽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多年,但面对大千世界为数众多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仍不免孤陋寡闻,实难驾驭世界职业教育之趋势。值得庆幸的是,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各位同仁,都有在研究对象国学习、工作、生活或考察之一手经验,都有很深的造诣,提供了不少好的素材,这就支撑了主编研究主体报告即第一部分的撰稿。主体报告部分的撰写,需要在浩瀚的子课题素材之中,予以筛选,加以琢磨,仔细斟酌,发现亮点,逐一归纳,寻求规律,确定趋势,最后还要选择恰当的哲思式的语言进行表述,真可谓绞尽脑汁。而即便如此,本书不足及不当之处仍在所难免,还期盼各位读者、专家、同行,不吝指正,余当不甚感激。
      当今世界,有三个国家对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中国、美国和德国(欧盟核心国)。2010年4月和2011年11月,本人两次应邀在美国做学术报告,一次是在华盛顿美国社区学院协会(AACC),一次是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中美高教合作论坛”,题目都是“产业结构决定教育结构——中美的职业教育比较”,反响不错。本人在报告中指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去工业化”的美国,所谓“成也华尔街,败也华尔街”。而在这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中表现良好的两个国家,一是坚持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德国,一是坚持工业化的改革开放的中国,两国始终依据产业结构的需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发展的重要甚至首要地位地位。历史的经验告诉世人:“实体经济+职业教育”,这八个字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最新消息报导,实施“再工业化”的美国政府,开始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表现出浓厚兴趣。美国经济部副部长布兰克(Dr. Rebecca M. Blank),专门邀请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埃舍尔(Friedrich Hubert Esser)到华盛顿特区,与美国政治界和经济界认识共商发展职业教育的国策。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大趋势,从而促成了职业教育回归的大趋势!(参见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快讯“Pressemitteilung 22/2012,Bonn,21.05.2012,BIBB-Pr?sident Esser: "Gro?es Interesse in USA an dualer Berufsausbildung"”)
      这就是历史!无疑,历史,是已知的、丰富的过往,却不是任人雕刻的大理石。在漫漫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不乏成功的故事,却常常缺乏成功的思想。将来,是未知的、缤纷的历史,期盼人们放飞丰富的想象,在“挂云帆、济沧海”的求索征途上,去书写更多成功的故事,去创造更多成功的思想。愿与大家共勉。
      
      
      
      2012年5月26日于北京
      
      
      补记:
      自严冬,经春来又春去,直至初夏,本人连续数月天天面对电脑,一写就是七、八个小时,结果导致身体不适;然从不敢怠慢,一边吃药仍一边写作,欣慰的事是本书终于杀青。回顾这段历程,感慨良多,掩卷之余,奉劝诸君,还是千万别忘了那句老话:身体是最重要的本钱。所以,又为自勉,草成一首七言古风《自勉》:
      下笔正值雪打灯,推窗已见百花生。
      斗室数月思虑苦,大书诸君智慧成。
      驰骋才知世界小,斟酌倍感方寸深。
      自古美文心血就,立论还靠精气神。
      由此诗推而广之,余突发联想:本书研究的是趋势,而作为描述动向、趋向或倾向等动态现象的趋势,一旦形成,就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是说,趋势具有“惯性”。宇宙万物如此,搞研究,写文章,也莫不过如此。所以,“爬格子者”切勿一坐下来就忘乎所以,形成“稳坐”之趋势。殊不知,待身体不适成为趋势,那就麻烦了。所以,吾愿天下诸君都健康,这样就会有更多健康的作品问世,有更多健康的产品问世。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危机尚未过去,地区政治动乱却纷至沓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因此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共同努力,沿着和谐健康的大道前行,人类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世界,也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未来。
      这应该是趋势研究的一个更大更难的课题吧!
      
      关于七言“自勉”的注释:
      1.“雪打灯”,引自传统的农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反映了节日气氛,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往往会出现雪花飘飘的现象。这里指专著撰写的时节正在春节前后。
      2.“大书”,即大本的书籍。这一由本人主编之书,不敢称为佳作,或高文大册,但课题组成员有38人之多,集大家之智慧,故可称之为一本“大书”。
      3.“精气神”,道教内丹学术用语,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有元素之意。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中国古代养生之道均,把“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人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苟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见“百度百科”)这表明:一要注意有利于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要强调人自身的精、气、神不可滥耗。
         以此自勉。
         
         
         编  者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暂无作者简介
  • 样 章 试 读
    本书暂无样章试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