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金融学(第2版)
丛   书   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创新系列  经济学
作   译   者:贾冀南,赵莉 出 版 日 期:2016-06-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王志宇 
书   代   号:G0290200 I S B N:9787121290206

图书简介:

本书按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至国际的逻辑关系安排课程体系,系统而全面,循序渐进。基本体系是: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体系的构成、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形成及基本业务、金融市场及其构成、国际金融理论、货币供求理论、货币政策、金融抑制与金融创新、金融与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本书以货币金融知识为主,重点突出案例教学,每章内容后配备1~3个案例,案例的设计尽量贴近社会实际,并附有简要提示。全书内容力图反映货币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更新了有关的数据资料。每章后配有习题,并为教师提供习题答案与电子课件,读者可登陆华信教育资源网免费注册下载。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和从事金融领域工作人员的参考、培训用书。
定价 45.0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关注 评论(0) 分享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本书资源

    会员上传本书资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本书按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至国际的逻辑关系安排课程体系,系统而全面,循序渐进。基本体系是: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体系的构成、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形成及基本业务、金融市场及其构成、国际金融理论、货币供求理论、货币政策、金融抑制与金融创新、金融与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本书以货币金融知识为主,重点突出案例教学,每章内容后配备1~3个案例,案例的设计尽量贴近社会实际,并附有简要提示。全书内容力图反映货币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更新了有关的数据资料。每章后配有习题,并为教师提供习题答案与电子课件,读者可登陆华信教育资源网免费注册下载。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和从事金融领域工作人员的参考、培训用书。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290206
    开 本:16开
    页 数:340
    字 数:544.0

    本书目录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货币的起源
        1.1.1  货币的起源理论
        1.1.2  货币的发展
      1.2  货币的职能
        1.2.1  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
        1.2.2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职能
              的表述
      1.3  货币制度
        1.3.1  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形成
        1.3.2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3.3  货币制度的演变
        1.3.4  中国的货币制度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2章  信用
      2.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1.1  信用的含义及特征
        2.1.2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2.1.3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2.2  高利贷
        2.2.1  高利贷概述
        2.2.2  高利贷的特点
        2.2.3  高利贷的作用
        2.2.4  高利贷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2.2.5  高利贷信用与现代信用的区别
        2.2.6  民间借贷现象
      2.3  信用形式
        2.3.1  商业信用
        2.3.2  银行信用
        2.3.3  政府信用
        2.3.4  消费信用
        2.3.5  国际信用
      2.4  信用工具
        2.4.1  信用工具概述
        2.4.2  信用工具类型
      2.5  信用秩序的维护
        2.5.1  信用在经济中的作用
        2.5.2  构建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3章  利率
      3.1  利息与利率
        3.1.1  利息
        3.1.2  利率及其种类
      3.2  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3.2.1  利率的决定
        3.2.2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3.3  利率管理与利率市场化
        3.3.1  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类型
        3.3.2  利率市场化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4章  金融机构体系
      4.1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4.1.1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4.1.2  金融机构的经济功能
      4.2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4.2.1  中国人民银行
        4.2.2  金融监管机构
        4.2.3  商业银行
        4.2.4  政策性银行
        4.2.5  非银行金融机构
        4.2.6  在华外资合资金融机构
        4.2.7  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金融机构体系
      4.3  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体系
        4.3.1  银行类金融机构
        4.3.2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4.3.3  外资合资金融机构
      4.4  国际金融机构
        4.4.1  世界银行
        4.4.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4.3  亚洲开发银行
        4.4.4  亚投行
        4.4.5  其他国际金融机构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5章  商业银行
      5.1  商业银行概述
        5.1.1  商业银行产生及发展
        5.1.2  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5.1.3  商业银行性质及职能
      5.2  商业银行业务
        5.2.1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5.2.2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5.2.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5.3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5.3.1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一般原则
        5.3.2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理论的演变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6章  中央银行
      6.1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6.1.1  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6.1.2  中央银行制度的历史演进
        6.1.3  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6.2  中央银行的类型、性质与职能
        6.2.1  中央银行的类型
        6.2.2  中央银行的性质
        6.2.3  中央银行的职能
      6.3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6.3.1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6.3.2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6.3.3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7章  金融市场
      7.1  金融市场
        7.1.1  金融市场的含义
        7.1.2  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功能
        7.1.3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7.1.4  金融市场的分类
      7.2  货币市场
        7.2.1  货币市场概述
        7.2.2  货币市场的类型
      7.3  资本市场
        7.3.1  资本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7.3.2  资本市场的结构
      7.4  外汇市场
        7.4.1  外汇市场的概念
        7.4.2  外汇市场的分类
        7.4.3  外汇市场的职能
        7.4.4  外汇市场的主要业务
      7.5  保险市场
        7.5.1  保险市场的概念
        7.5.2  保险市场的要素
        7.5.3  保险市场的类型
        7.5.4  保险市场的功能
      7.6  黄金市场
        7.6.1  黄金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7.6.2  黄金市场的交易主体
        7.6.3  黄金市场的分类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8章  国际金融
      8.1  国际收支与外汇
        8.1.1  国际收支
        8.1.2  外汇与汇率
      8.2  国际储备
        8.2.1  国际储备的概念
        8.2.2  国际储备的作用
        8.2.3  全球国际储备呈现新特点
        8.2.4  我国国际储备体系发展的特点
      8.3  国际货币体系
        8.3.1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与作用
        8.3.2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8.3.3  牙买加货币体系
      8.4  国际资本流动
        8.4.1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及基本形式
        8.4.2  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发展及特征
        8.4.3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8.4.4  我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选择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9章  货币需求
      9.1  货币需求的概念和决定因素
        9.1.1  货币需求的概念
        9.1.2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9.1.3  货币需求函数
      9.2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理论
        9.2.1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9.2.2  古典货币数量论
      9.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发展
        9.3.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9.3.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9.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及贡献
        9.4.1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9.4.2  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
        9.4.3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10章  货币供给
      10.1  货币供给概述
        10.1.1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10.1.2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10.2  货币供给模型与理论
        10.2.1  货币供给模型
        10.2.2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
        10.2.3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
      10.3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10.3.1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10.3.2  商业银行与货币供给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11章  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
      11.1  货币市场孤立均衡
        11.1.1  货币孤立均衡的含义
        11.1.2  货币市场均衡的标志
      11.2  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
        11.2.1  社会总供求平衡
        11.2.2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11.3  IS?LM模型中的货币均衡
        11.3.1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11.3.2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11.3.3  IS?LM模型
      11.4  货币失衡
        11.4.1  货币失衡的概念
        11.4.2  货币失衡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11.4.3  货币失衡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11.4.4  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12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2.1  通货膨胀概述
        12.1.1  通货膨胀的界定
        12.1.2  通货膨胀的度量
        12.1.3  通货膨胀的特征
        12.1.4  通货膨胀的分类
      12.2  通货膨胀的成因
        12.2.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12.2.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12.2.3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12.2.4  结构型通货膨胀
      12.3  通货膨胀效应分析
        12.3.1  产出效应
        12.3.2  强制储蓄效应
        12.3.3  收入分配效应
        12.3.4  财富再分配效应
        12.3.5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12.3.6  社会就业效应
      12.4  通货膨胀的治理
        12.4.1  宏观紧缩政策
        12.4.2  收入政策
        12.4.3  收入指数化政策
        12.4.4  供给政策
      12.5  通货紧缩
        12.5.1  通货紧缩的含义
        12.5.2  通货紧缩的成因
        12.5.3  通货紧缩的治理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13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3.1  金融风险概述
        13.1.1  金融风险的含义
        13.1.2  金融风险的特征
        13.1.3  金融风险的成因
        13.1.4  金融风险的分类
        13.1.5  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13.2  金融监管概述
        13.2.1  金融监管的含义和必要性
        13.2.2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13.2.3  金融监管的对象
        13.2.4  金融监管的内容
        13.2.5  存款保险制度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14章  货币政策
      14.1  货币政策的目标
        14.1.1  货币政策的目标概述
        14.1.2  货币政策的目标内容
        14.1.3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14.2  货币政策的工具
        14.2.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4.2.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4.2.3  直接信用控制
        14.2.4  间接信用控制
      14.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14.3.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4.3.2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4.4  货币政策的效应
        14.4.1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14.4.2  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14.4.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15章  金融创新
      15.1  金融创新的内涵
        15.1.1  金融创新的定义
        15.1.2  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关系
      15.2  金融创新的背景与导因
        15.2.1  金融创新的国际背景
        15.2.2  金融创新的直接导因
      15.3  金融创新的内容
        15.3.1  金融业务的创新
        15.3.2  金融机构的创新
        15.3.3  金融工具的创新
        15.3.4  金融市场的创新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第16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16.1  金融与经济增长
        16.1.1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6.1.2  金融与经济理论的演进
      16.2  金融压抑、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
        16.2.1  金融压抑
        16.2.2  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
      16.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16.3.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界定
        16.3.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6.3.3  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16.4  中国金融与经济发展
        16.4.1  中国金融深化程度
        16.4.2  中国货币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
        16.4.3  中国金融改革趋势
      小结
      思考题
      案例简介
    参考文献
    展开

    前     言

    序    言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型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称为“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货币信用学”的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用,但这时金融学并没有受到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金融学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结合实际重新研究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金融学说,另一方面扭转了完全排斥西方当代金融学的倾向,并展开了对它们的研究和评价;同时,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金融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就为以中国实际为背景的金融学创造了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1世纪是我国经济腾飞发展的时期,现代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为金融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教育作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面性的作用。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大家有必要学习一点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知识,培养金融意识,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河北工程大学的贾冀南教授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组织编撰了《金融学》一书。
    该教材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等院校财经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需要,通过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全面充实和调整编写而成的。全书遵循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供求及均衡、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金融创新的理论体系,共16章。书中系统、完整地反映了金融业发展的现实,使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够更清晰地了解金融活动和金融业的全貌。在内容安排方面,体现了金融发展的历史性和逻辑性的统一。同时,本书还充分吸收了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成果,力求及时反映经济金融的新变化和金融研究的新动向。
    该教材的编写重在实用、新颖,在形式上突出了重点、难点、关键词、案例、习题等内容,可以说是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本书重在理论联系实际,虽说是理论方面的内容,但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愿本书的出版能给金融理论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本书适用于不同范围和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既可作为金融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非金融类各财经、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大专、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用书,以及金融从业人员的学习资料和培训教材。
    
    康书生      
    于河北大学    
    
    
                               前    言
    
    2008年以来的金融海啸正在改变着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全球无一国家能独善其身,大多数国家已经发生经济衰退,少数国家直接导致财政破产。这场金融危机对金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学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贷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广义的金融,包括与货币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人活在世上每天都要与钱打交道,这注定了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金融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试图编写一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金融学新教材。本书编写组的成员都是有着多年金融学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改革成果,经过努力探索和刻苦钻研,编写了这部《金融学》。
    《金融学》第1版2011年8月出版,自发行以来4次重印,得到了广大师生和金融从业者的欢迎和肯定。由于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金融领域的变革也日趋频繁。第1版教材的部分内容已经显得不能符合时代要求,所以,编写组决定对《金融学》第1版进行修订。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对第1版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包括:对大部分案例进行了更新,使其更加贴近当前的实际和便于更好地理解;补充了近年来在中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新事物诸如亚投行、存款保险制度等内容。这些变化使得《金融学》第2版的内容更加充实,富有现实性和新颖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和领悟当今金融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系统阐述基础理论;稳步进行案例教学;适时联系国际形势。为此,我们在借鉴同类教材优点的同时,力求有所突破。本教材有以下特点。
    1.注重概念表述的准确性与适当深度。近几年来的金融发展与创新,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金融交易方式,相应地产生了许多新的词汇,学术界对这些词汇的解释颇多,我们力求合理和精确地表述这些概念,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深度的阐述,以适合这一层次的人才培养的需要。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教材突出案例教学,每章内容后附有1~3个案例,并有简要提示供读者参考。案例的相关问题和提示使读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层次地理解每章的内容。
    3.在注重自身体系完整性的同时,也考虑到与专业课的衔接,对交叉性的知识点阐述适度,为专业课留下了适当的空间。
    4.对新理论与新实践问题做了适当的介绍和分析。
    5.在借鉴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同时,广泛吸收和反映当今中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力求贴近中国实际。
    本教材覆盖面广、内容新颖、难易适度、实用性强、案例丰富,能够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需要,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和从事金融领域工作人员的参考、培训用书。作为一学期授课任务,建议学时在40学时左右,学生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教材每章后配有习题和参考答案,并配有全书内容的电子课件供参考。
    本书由贾冀南教授提出编写意图和编写大纲,在听取校内外专家学者意见后,对编写框架几次修改。全书编写工作安排及完稿后总篆主要由贾冀南教授负责,参加第2版编写的人员与分工是:赵莉(第1章)、周群立(第2章、第8章)、何湘宁(第3章、第6章)、崔志敏(第4章)、赵帅(第5章)、龚浩(第7章)、顾瑶(第9章、第11章)、汤荣敏(第10章)、贾冀南(第12章)、王敏(第13章)、徐运红(第14章)、刘艳华(第15章、第16章)。
    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献,参考文献附后,一些专家教授也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紧张和作者水平有限,本书内容难免有不够成熟之处,希望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多提建议,不吝赐教,您的建议和意见都会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贾冀南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暂无作者简介
  • 样 章 试 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