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电路与信号分析实验指导书——基于Multisim、Tina-TI和MATLAB
作   译   者:林凌,李刚 出 版 日 期:2017-10-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蒋燕 
书   代   号:G0326750 I S B N:9787121326752

图书简介:

《电路与信号分析实验指导书》是为《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或《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配套的实验指导书,本书突出而鲜明的特色不仅在于通过实验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给学习者提供详实的感性认识,诱发学习兴趣,触发探索的愿望,站得更高、看得更广地去融会贯通各种概念与规律、理论与实践。因而本书在实验内容上基本覆盖《电路原理》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实验手段上,提供实际电路与仪器、电路与信号分析的仿真软件Multisim和Tina – TI,以及目前最通用和最流行的MATLAB软件的实验。
定价 49.8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本书资源

    本书暂无资源

    会员上传本书资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电路与信号分析实验指导书》是为《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或《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配套的实验指导书,本书突出而鲜明的特色不仅在于通过实验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给学习者提供详实的感性认识,诱发学习兴趣,触发探索的愿望,站得更高、看得更广地去融会贯通各种概念与规律、理论与实践。因而本书在实验内容上基本覆盖《电路原理》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实验手段上,提供实际电路与仪器、电路与信号分析的仿真软件Multisim和Tina – TI,以及目前最通用和最流行的MATLAB软件的实验。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326752
    开 本:16开
    页 数:328
    字 数:524.0

    本书目录

    目   录
    第1单元  示波器	1
    1.1  实验目的	1
    1.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1
    1.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1
    1.4  思考题	10
    1.5  实验报告	10
    1.6  附录:数字示波器	10
    1.6.1  数字示波器快速入门	11
    1.6.2  数字示波器的高级应用	15
    1.6.3  数字示波器测量实例	24
    第2单元  函数信号发生器	30
    2.1  实验目的	30
    2.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30
    2.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30
    2.4  思考题	31
    2.5  实验报告	31
    2.6  附录:ATF20B DDS数字合成函数发生器	31
    2.6.1  概述	31
    2.6.2  主要功能与特点	32
    2.6.3  技术指标	33
    2.6.4  选件介绍	35
    第3单元  万用表	37
    3.1  实验目的	37
    3.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37
    3.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38
    3.4  思考题	39
    3.5  实验报告	41
    3.6  附录1:数字万用表基础知识	41
    3.6.1  引言	41
    3.6.2  选择适用的数字万用表	42
    3.6.3  基础知识	42
    3.6.4  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	43
    3.6.5  电阻、连通性和二极管	43
    3.6.6  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	45
    3.6.7  安全性	46
    3.7  附录2:MS8221A数字多用表使用说明书	47
    3.7.1  简介	47
    3.7.2  MS8221A数字多用表的各部名称说明	48
    3.7.3  技术指标	49
    3.7.4  操作说明	52
    3.7.5  仪表保养	53
    第4单元  直流稳压电源	54
    4.1  实验目的	54
    4.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54
    4.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55
    4.4  思考题	56
    4.5  实验报告	56
    4.6  附录:直流稳压电源的基础知识	56
    4.6.1  简介	56
    4.6.2  分类	57
    4.6.3  基本功能	58
    4.6.4  技术指标	59
    第5单元  电阻器	61
    5.1  实验目的	61
    5.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61
    5.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61
    5.4  思考题	62
    5.5  实验报告	62
    5.6  附  录 	62
    第6单元  电容器	65
    6.1  实验目的	65
    6.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65
    6.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65
    6.4  思考题	65
    6.5  实验报告	66
    6.6  附  录	66
    第7单元  电感器	71
    7.1  实验目的	71
    7.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71
    7.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71
    7.4  思考题	71
    7.5  实验报告	72
    7.6  附  录 	72
    第8单元  二极管	75
    8.1  实验目的	75
    8.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75
    8.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75
    8.4  思考题	77
    8.5  实验报告	77
    8.6  附  录 	78
    第9单元  三极管	86
    9.1  实验目的	86
    9.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86
    9.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86
    9.4  思考题	92
    9.5  实验报告	92
    9.6  附  录 	92
    第10单元  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95
    10.1  实验目的	95
    10.2  实验手段(器材、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95
    10.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95
    10.3.1  实验原理	95
    10.3.2  实际电路实验	96
    10.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98
    10.4  思考题	105
    10.5  实验报告	106
    10.6  附录:Multisim简介	106
    10.6.1  Multisim的菜单栏	106
    10.6.2  Multisim的工具栏	108
    10.6.3  电路原理图设计流程	110
    10.6.4  电源库	111
    10.6.5  基本元件库	111
    10.6.6  常用仿真仪器	116
    10.6.7  数字电路中的常用仿真仪器	122
    第11单元  电位、电压的测定与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27
    11.1  实验目的	127
    11.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127
    11.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127
    11.3.1  实际电路实验	127
    11.3.2  Multisim14仿真实验	129
    11.3.3  TI-Tina仿真实验	130
    11.4  思考题	133
    11.5  实验报告	133
    11.6  附录:电路设计和仿真工具TINA-TI简介	133
    第12单元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及其应用	150
    12.1  实验目的	150
    12.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150
    12.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150
    12.3.1  实验原理	150
    12.3.2  有源二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50
    12.3.3  实际电路实验	151
    12.3.4  Multisim14仿真实验	152
    12.3.5  TI-Tina仿真实验	153
    12.4  思考题	158
    12.5  实验报告	158
    第13单元  诺顿定理的验证及其应用	159
    13.1  实验目的	159
    13.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159
    13.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159
    13.3.1  实验原理	159
    13.3.2  有源二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59
    13.3.3  实际电路实验	160
    13.3.4  Multisim14仿真实验	161
    13.3.5  TI-Tina仿真实验	162
    13.4  思考题	167
    13.5  实验报告	167
    第14单元  受控源:VCVS、VCCS、 CCVS、CCCS	168
    14.1  实验目的	168
    14.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168
    14.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168
    14.3.1  实验原理	168
    14.3.2  实际电路实验	173
    14.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174
    14.3.4  TI-Tina仿真实验	177
    14.4  思考题	182
    14.5  实验报告	182
    第15单元  典型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183
    15.1  实验目的	183
    15.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183
    15.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183
    15.3.1  实验原理	183
    15.3.2  实际电路实验	184
    15.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185
    15.3.4  TI-Tina仿真实验	187
    15.4  思考题	191
    15.5  实验报告	192
    第16单元  RC一阶电路的响应	193
    16.1  实验目的	193
    16.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193
    16.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193
    16.3.1  实验原理	193
    16.3.2  实际电路实验	196
    16.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197
    16.3.4  TI-Tina仿真实验	200
    16.4  思考题	203
    16.5  实验报告	203
    第17单元  二阶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204
    17.1  实验目的	204
    17.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04
    17.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04
    17.3.1  实验原理	204
    17.3.2  实际电路实验	206
    17.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207
    17.3.4  TI-Tina仿真实验	208
    17.4  思考题	208
    17.5  实验报告	208
    第18单元  二阶网络函数的模拟	209
    18.1  实验目的	209
    18.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09
    18.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09
    18.3.1  实验原理	209
    18.3.2  实际电路实验	212
    18.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212
    18.3.4  TI-Tina仿真实验	212
    18.4  思考题	213
    18.5  实验报告	213
    第19单元  系统时域响应的模拟解	214
    19.1  实验目的	214
    19.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14
    19.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14
    19.3.1  实验原理	214
    19.3.2  实际电路实验	216
    19.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216
    19.3.4  TI-Tina仿真实验	219
    19.4  思考题	221
    19.5  实验报告	222
    第20单元  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显示	223
    20.1  实验目的	223
    20.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23
    20.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23
    20.3.1  实验原理	223
    20.3.2  实际电路实验	226
    20.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226
    20.3.4  TI-Tina仿真实验	226
    20.4  思考题	228
    20.5  实验报告	228
    第21单元  RLC串联谐振电路	229
    21.1  实验目的	229
    21.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29
    21.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29
    21.3.1  实验原理	229
    21.3.2  实际电路实验	230
    21.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231
    21.3.4  TI-Tina仿真实验	232
    21.4  思考题	233
    21.5  实验报告	233
    第22单元  RC文氏桥与双T网络的选频特性测试	234
    22.1  实验目的	234
    22.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34
    22.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34
    22.3.1  实验原理	234
    22.3.2  实际电路实验	235
    22.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236
    22.3.4  TI-Tina仿真实验	238
    22.4  思考题	240
    22.5  实验报告	241
    第23单元  采样/保持、采样与重建、采样定理	242
    23.1  实验目的	242
    23.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42
    23.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42
    23.3.1  实验原理	242
    23.3.2  实际电路实验	246
    23.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246
    23.3.4  TI-Tina仿真实验	248
    23.4  思考题	249
    23.5  实验报告	250
    第24单元  8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251
    24.1  实验目的	251
    24.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51
    24.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51
    24.3.1  实验原理	251
    24.3.2  实际电路实验	252
    24.3.3  Multisim14仿真实验	253
    24.3.4  TI-Tina仿真实验	253
    24.4  思考题	254
    24.5  实验报告	254
    第25单元  常用信号的MATLAB语言实现	255
    25.1  实验目的	255
    25.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55
    25.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55
    25.3.1  实验原理	255
    25.3.2  在MATLAB平台上的实验	256
    25.4  思考题	260
    25.5  实验报告	260
    25.6  附录: MATLAB软件简介	260
    25.6.1  MATLAB概述	260
    25.6.2  MATLAB7.0的安装	261
    25.6.3  MATLAB的工作界面	266
    25.6.4  MATLAB的基本命令与基本函数	268
    25.6.5  基本赋值与运算	273
    第26单元  信号的基本运算	278
    26.1  实验目的	278
    26.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78
    26.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78
    26.3.1  实验原理	278
    26.3.2  在MATLAB平台上的实验	279
    26.3.3  在MATLAB中实验	282
    26.4  思考题	282
    26.5  实验报告	282
    第27单元  信号的卷积运算	283
    27.1  实验目的	283
    27.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83
    27.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83
    27.3.1  实验原理	283
    27.3.2  在MATLAB平台上的实验	284
    27.4  思考题	286
    27.5  实验报告	286
    第28单元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287
    28.1  实验目的	287
    28.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87
    28.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87
    28.3.1  实验原理	287
    28.3.2  在MATLAB平台上的实验	288
    28.4  思考题	290
    28.5  实验报告	290
    第29单元  连续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291
    29.1  实验目的	291
    29.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91
    29.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91
    29.3.1  实验原理	291
    29.3.2  在MATLAB平台上的实验	294
    29.4  思考题	295
    29.5  实验报告	295
    第30单元  信号的频域分析及应用	296
    30.1  实验目的	296
    30.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296
    30.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296
    30.3.1  实验原理	296
    30.3.2  在MATLAB平台上的实验	301
    30.4  思考题	305
    30.5  实验报告	305
    第31单元  信号的抽样及抽样定理	306
    31.1  实验目的	306
    31.2  实验手段(仪器和设备,或平台)	306
    31.3  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	306
    31.3.1  实验原理	306
    31.3.2  在MATLAB平台上的实验	310
    31.4  思考题	313
    31.5  实验报告	313
    展开

    前     言

    前    言
    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是所有涉及电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既有极为成熟和完备的理论,又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极广的应用领域。掌握这些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了通过实践帮助掌握这些课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然而,现在的教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充满挑战和机遇:
    —应试教育之癌已经严重侵蚀到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学管理者、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等方面。
    —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爆炸,以及课程设置的数量爆炸性成长,造成每门课时数被腰斩,实践课及其课时“名存实亡”。
    —信息与网络技术以瞠目结舌的速度和广度渗透每个人的生活,对教学也产生巨大冲击。
    —有利的是:受教育者自身的眼界开阔、获得知识的来源广泛、支撑学习的手段可以做到“无时、无处、无形”……
    ……
    这些巨变也给教材的编著者带来极大挑战:不仅要对基本理论和必要实践做到游刃有余,而且要跟上和掌握相关科技的发展和不断涌现的技术手段,还要牢牢坚守教学宗旨—掌握知识、能够应用于实践、具备进一步自我学习的能力;遵循教学规律—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高效和更有成效。
    基于上述因素,作者再一次祭出了30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法宝:
    实践诱发学习兴趣—学习的最高境界和最好状态;
    实践提供感性认识—有助于理解和避免指鹿为马;
    实践促进理论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
    实践检验学习成效—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目的。
    本实验指导书的编写思路主要体现在:
    —必要的“实际”电路实验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坚持足够的“硬件”实验。
    —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便利,同时避免其弊端,多种实验手段并行不悖,为教学和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和便利。
    —通过实践不仅仅止于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透过现象体会内在规律,升华到理性认识;学会思考、融会贯通,避免支离破碎、蜻蜓点水的表浅认识。
    —避免简单的验证性,暗藏引导和鼓励尝试,不仅注重懂得,更注重运用、探索、自学。
    —既说清楚又不平铺直叙,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留有思考空间,引导学生收集知识“重构”自己的知识。
    —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便利,提供的实验数目既多、内容覆盖面宽,又很容易扩展,使实验者可开拓思路、扩展知识面。
    —每个实验中既有必要的相关知识简介,又有很多思考题,这样既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又可引导实验者融会贯通、拓展思路,迅速拓展知识面和增长能力。
    本实验指导书中的实验所采取的实验手段列于下表,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内容和手段,安排实验。
    	第1~9单元	第10单元	第11~24单元	第25~31单元
    实
    验
    手
    段	硬件(模拟)电路	—
    	—	Multisim14	—
    	—	—	TINA-TI	—
    	—	—	—	MATLAB
    本书由林凌、李刚主编,其中,李家星博士编写了第1~5单元,赵静博士编写了第6~9单元,乔文博士编写了第10~11单元,李哲博士编写了第12~16单元,汤宏颖博士编写了第17~24单元,周梅编写了第25~31单元。
    
    编  者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暂无作者简介
  • 样 章 试 读
    本书暂无样章试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