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第1章 电工技术实验的基础知识 1
1.1 实验须知 1
1.1.1 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1
1.1.2 实验设备 1
1.1.3 实验预习 2
1.1.4 实验进行 2
1.1.5 实验报告与实验总结 4
1.1.6 实验安全 4
1.2 测量的基本知识 5
1.2.1 测量的概念 5
1.2.2 测量方法 5
1.3 测量误差 6
1.3.1 测量误差的定义 6
1.3.2 测量误差的分类 6
1.3.3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7
1.3.4 间接测量中的误差估算 9
1.3.5 消除系统误差的基本方法 10
1.4 数字式仪表 13
1.5 实验数据处理 15
1.5.1 有效数字 15
1.5.2 指针式仪表(模拟指示仪表)
的数据记录 16
1.5.3 数字式仪表的数据记录 17
1.5.4 测量结果的填写 17
1.5.5 测量结果的表示 18
1.6 实验设计 19
1.6.1 实验方案的制定 20
1.6.2 实验设备的选择 21
1.6.3 设计实例 21
第2章 Multisim软件简介 24
2.1 Multisim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24
2.2 Multisim的电量测量方法 30
2.3 Multisim的基本分析方法 37
第3章 直流电路实验 42
3.1 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元件
特性 42
3.2 直流电阻的测量 43
3.3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 44
3.3.1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及其等效
电路 44
3.3.2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
测定 44
3.4 故障检查的一般方法 45
3.5 认识实验及直流电路的电位测量
实验 47
3.6 基尔霍夫定律的研究实验 50
3.7 叠加定理的研究实验 53
3.8 戴维南定理及负载获得最大功率
条件的研究实验 56
第4章 交流稳态电路实验 58
4.1 交流参数的测定 58
4.2 功率因数的提高 59
4.3 交流电路中的互感 60
4.4 谐振电路 63
4.5 三相电路 65
4.6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68
4.7 交流串并联电路实验 69
4.8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定实验 72
4.9 日光灯电路和功率因数提高的
实验 75
4.10 耦合线圈同名端判别与参数
测定实验 78
4.11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实验 80
4.12 RL-C并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实验 82
4.13 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
测量实验 84
4.14 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
实验 88
4.15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研究
实验 91
第5章 动态电路及二端口网络实验 95
5.1 电信号的观测 95
5.2 一阶电路 98
5.3 二阶电路 101
5.4 二端口网络 103
5.5 典型电信号的观测实验 104
5.6 一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
实验 108
5.7 二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
实验 110
5.8 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的研究
实验 112
第6章 变压器与电动机实验 116
6.1 变压器 116
6.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117
6.3 单相变压器的负载实验 118
6.4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实验 120
第7章 常用仪器设备及器件的使用
知识 123
7.1 电路实验元件箱 123
7.2 QJ3003系列直流稳压稳流
电源 124
7.3 旋转式十进电阻箱 125
7.4 电流插头插座 126
7.5 单相自耦调压器 127
7.6 可调电容箱 127
7.7 日光灯电路 128
7.8 万用表 128
7.9 双踪示波器 131
7.10 函数信号发生器 136
7.11 AS2294D双通道交流毫
伏表 140
7.12 功率表的使用及正确接线 141
7.13 THHDZ-3型大功率电机综合
实验装置 144
7.14 三相大功率可调式变阻箱 145
参考文献 146
展开
前 言
电工技术实验是“电路”课程和“电工学”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它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理论联系实验为主要内容的。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根据“电路”课程和“电工学”课程及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电路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长年积累的实验教学经验,以及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加入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编写了本书。
编写本实验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密切理论同实验的联系,充分发挥实验这个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注重学生在实验中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由不能独立到半独立,再到基本独立地进行实验,以求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实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1.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本书将电工测量技术、电工技术实验知识、电工技术实验内容、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使用知识融为一体、自成体系,实验课题又紧密配合电工技术理论。
2.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课题实验内容由较为详细到有所简略,使初学者能在教师指导下顺利进行实验,得到初步训练,到半独立地进行实验,进而得到进一步的训练。最后则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仿真实验,让学生能基本独立地进行实验,得到较全面的训练。
3.每个课题实验,都包含有实物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实验,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由福建工程学院的陈佳新担任主编,最后统稿并定稿。书中第2章及每个计算机仿真实验内容由陈炳煌编写,第6章、7.13节、7.14节由庄军编写,第7章其余内容由林淑华编写,卢光宝参与了每个计算机仿真实验内容编写,其余内容由陈佳新编写。本书力图反映近年来电工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及电工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全书内容编排合理、概念准确、叙述清楚,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相关专业“电路”课程和“电工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其他老师的支持和宝贵意见,谨表谢意;同时我们学习和借鉴了相关的参考资料,在此向所有资料的编写者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由于时间限制和编者学识的局限,书中难免有错漏或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作者的邮箱:cjx@fjut.edu.cn。
编 者
2018年5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