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计算机控制技术(第2版)
丛   书   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规划教材
作   译   者:方红 等 出 版 日 期:2020-02-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张小乐 
书   代   号:G0376450 I S B N:9787121376450

图书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与各种应用技术。本书兼顾基础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注重工程应用。全书分 8 章,主要内容有: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过程输入/输出通道,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数字PID控制器,模糊控制、伺服装置与数字控制系统,控制网络技术及现场总线,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及实例等。各章都有小结并附有相应的思考与练习题,书的最后还附有3个课程设计实例供选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微型计算机应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仪器仪表、电子、通信、机电一体化等本科和专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广大从事微型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人员的参考手册。
定价 49.0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关注 评论(0) 分享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与各种应用技术。本书兼顾基础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注重工程应用。全书分 8 章,主要内容有: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过程输入/输出通道,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数字PID控制器,模糊控制、伺服装置与数字控制系统,控制网络技术及现场总线,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及实例等。各章都有小结并附有相应的思考与练习题,书的最后还附有3个课程设计实例供选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微型计算机应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仪器仪表、电子、通信、机电一体化等本科和专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广大从事微型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人员的参考手册。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376450
    开 本:16开
    页 数:272
    字 数:435.0

    本书目录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2
    1.1.1  微机控制系统的特征	2
    1.1.2  微机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5
    1.1.3  微机控制系统软件	7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	8
    1.2.1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8
    1.2.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8
    1.2.3  监督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9
    1.2.4  集散控制系统	9
    1.2.5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10
    1.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和趋势	11
    本章小结	12
    思考与练习	13
    第2章  输入/输出接口与过程通道	14
    2.1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概述	14
    2.1.1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的类型
    及功能	14
    2.1.2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与CPU
    交换的信息类型	14
    2.1.3  过程通道的编址方式	15
    2.2  模拟量输入通道	15
    2.2.1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结构	15
    2.2.2  信号调理	15
    2.2.3  多路转换器	16
    2.2.4  采样保持器	18
    2.2.5  A/D转换器	20
    2.2.6  8位A/D转换芯片ADC0809	22
    2.2.7  12位A/D转换器AD574	25
    2.3  模拟量输出通道	28
    2.3.1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结构	29
    2.3.2  D/A转换器	29
    
    2.3.3  DAC0832 D/A转换器芯片及其
    接口电路	31
    2.3.4  12位D/A转换器DAC1210
    芯片	35
    2.3.5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设计	35
    2.4  开关量输入通道	37
    2.4.1  开关量输入通道的结构	37
    2.4.2  过程开关量的形式和变换	37
    2.4.3  开关量输入逻辑接口技术	41
    2.5  开关量输出通道	41
    2.5.1  开关量输出通道的结构	41
    2.5.2  开关量输出逻辑的接口技术	42
    2.5.3  典型功率驱动电路	42
    本章小结	43
    思考与练习	44
    第3章  计算机控制基础理论	45
    3.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变换理论	45
    3.1.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形式	45
    3.1.2  信号的采样、量化、恢复及
    保持	46
    3.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49
    3.2.1  z变换与逆z变换	49
    3.2.2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
    及其求解	57
    3.2.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
    函数	58
    3.2.4  开环和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58
    3.3  离散控制系统的特性分析	63
    3.3.1  s平面到z平面的映射	63
    3.3.2  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
    条件	64
    3.3.3  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判据	64
    3.3.4  离散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分析	67
    
    3.3.5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70
    3.4  离散控制系统的根轨迹设计法	74
    3.5  离散控制系统的频域设计法	78
    本章小结	80
    思考与练习	80
    第4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常规控制策略	82
    4.1  PID算法的数字实现	82
    4.1.1  PID控制规律及其调节作用	83
    4.1.2  PID算法的数字实现	86
    4.1.3  几种改进的PID控制算法	89
    4.1.4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95
    4.2  最少拍无差随动系统的设计	99
    4.2.1  典型输入下理想最少拍无差
    系统的设计	101
    4.2.2  最少拍控制器的物理可实现性
    和稳定性要求	103
    4.2.3  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的设计	105
    4.2.4  最少拍无差控制器的局限性	108
    4.3  最少拍无纹波随动系统的设计	110
    4.4  纯滞后对象的控制算法—
    大林算法	116
    4.4.1  大林算法的设计原则及数字
    控制器的形式	116
    4.4.2  振铃现象的产生和消除	117
    4.4.3  大林算法的设计步骤	121
    4.5  纯滞后对象的控制算法—
    施密斯(Smith)预估控制	122
    4.5.1  Smith预估器原理	122
    4.5.2  Smith补偿器的计算机实现	124
    本章小结	126
    思考与练习	127
    第5章  运动伺服的数字控制系统	128
    5.1  运动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结构	128
    5.2  运动伺服控制系统中的位置
    检测器件	130
    5.2.1  光电脉冲编码器	131
    5.2.2  感应同步器	132
    
    5.2.3  旋转变压器	133
    5.3  直流电机伺服控制系统	136
    5.3.1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
    工作原理	136
    5.3.2  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	138
    5.3.3  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	139
    5.4  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	141
    5.4.1  步进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
    工作原理	141
    5.4.2  步进电动机的基本参数	143
    5.4.3  步进电动机的控制方法	143
    5.5  交流电动机控制系统	146
    5.5.1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基本
    结构、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146
    5.5.2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148
    5.5.3  交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系统	150
    本章小结	150
    思考与练习	150
    第6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新型控制
    策略	152
    6.1  智能控制的研究现状、主要特点
    和基本应用	152
    6.2  模糊控制	155
    6.2.1  模糊控制理论基础	155
    6.2.2  模糊控制系统的原理与设计
    过程	163
    6.2.3  模糊控制在温控系统中的
    应用	165
    6.3  神经控制	170
    6.3.1  神经网络系统模型	170
    6.3.2  BP网络	173
    6.3.3  神经网络控制的结构	176
    6.4  遗传算法	180
    6.4.1  遗传算法基础理论	180
    6.4.2  遗传算法的改进策略	181
    6.5  专家控制	183
    6.5.1  专家系统基本概念	183
    
    6.5.2  专家系统的原理和结构	184
    6.5.3  专家控制系统的建立步骤与
    设计原则	186
    6.6  其他先进控制技术	188
    6.6.1  自适应控制	188
    6.6.2  鲁棒控制	190
    6.6.3  预测控制	191
    6.6.4  量子控制	193
    本章小结	195
    思考与练习	196
    第7章  控制网络技术及现场总线	197
    7.1  控制网络技术概述	197
    7.1.1  企业网络的层次模型	197
    7.1.2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区别	198
    7.1.3  控制网络的类型	199
    7.2  计算机网络	199
    7.2.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99
    7.2.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	200
    7.2.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03
    7.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	204
    7.3.1  现场总线概述	205
    7.3.2  现场总线标准	206
    7.3.3  典型现场总线简介	207
    7.3.4  CAN总线	209
    7.4  计算机控制系统总线简介	218
    7.4.1  总线的概念及分类	218
    7.4.2  并行总线	218
    7.4.3  串行总线	221
    7.5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技术	226
    7.5.1  组态的概念	226
    7.5.2  流行的工控组态软件	227
    本章小结	229
    习题与思考	230
    第8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1
    8.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与
    步骤	231
    8.1.1  系统设计原则	231
    8.1.2  系统设计步骤	233
    8.2  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实现	235
    8.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5
    8.2.2  硬件的工程设计与实现	236
    8.2.3  软件的工程设计与实现	237
    8.2.4  系统的调试与运行	238
    8.3  计算机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	238
    8.3.1  干扰的分类	239
    8.3.2  硬件抗干扰技术	240
    8.3.3  软件抗干扰技术	242
    8.4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245
    8.4.1  单回路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	245
    8.4.2  污水处理控制系统	253
    本章小结	257
    思考与练习	257
    附录A  课程设计实例	258
    实例1  烘箱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
    设计	258
    实例2  PID控制算法的MATLAB
    仿真研究	260
    实例3  微型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
    设计	262
    参考文献	264
    展开

    前     言

    前    言
    工业控制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计算机控制正是为适应工业控制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设计出满足需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这要求自动控制领域的工程技术和研发人员既要掌握自动控制基础理论,还要掌握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关的硬件、软件及控制规律,网络及现场总线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机械电子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书共分8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典型结构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第2章主要介绍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A/D、D/A转换器及其接口技术,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及接口技术、功率驱动电路。第3章主要介绍离散控制系统的信号变换、z变换与差分方程、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动态及稳态性能分析,以及离散控制系统根轨迹及频域设计方法。第4章主要介绍数字PID算法及参数整定方法,最少拍有纹波和无纹波控制器的设计、大林算法以及Smith预估数字控制器设计方法等。第5章主要介绍运动伺服系统的基本构成,伺服控制系统中的检测器件,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以及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第6章主要介绍智能控制现状以及一些常用智能控制方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专家控制等。第7章主要介绍控制网络及计算机网络基本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CAN总线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总线技术及工业控制组态软件技术。第8章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步骤、系统工程设计与实现、可靠性设计,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实例。附录部分介绍了常见的几种课程设计实例。
    本书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经验,力求兼顾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工程性,叙述简洁,层次分明,在介绍传统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也相应地介绍了先进控制技术。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每章还附有大量的思考与练习题。本书由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方红统筹安排并编写第1、2、4章,喻晓红编写第3、7章及课程设计实例,严刚峰编写第5、6、8章;全书由方红、喻晓红统稿。唐毅谦教授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审定并编写了本书的部分内容。
    本书参考了大量国内出版的教材、论文,在此表示感谢。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漏或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暂无作者简介
  • 样 章 试 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