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项目一 认识计算机及计算机组装……………………………………………………… 1 任务一:认识计算机外观………………………………………………………………… 4 任务二:查看计算机配置信息…………………………………………………………… 6 任务三:查看中央处理器及内外存储器信息…………………………………………… 9 任务四:查看输入/输出设备信息……………………………………………………… 15项目二 Windows10的基本操作及其应用………………………………………… 24 任务一:初识Windows10 ……………………………………………………………… 26 任务二:Windows10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31 任务三:打造个性化的Windows10 …………………………………………………… 40项目三 企业日常办公文档应用……………………………………………………… 48 任务一:制作会议通知………………………………………………………………… 50 任务二:制作产品发布会邀请函……………………………………………………… 64 任务三:制作产品宣传手册…………………………………………………………… 77项目四 学生成绩管理应用…………………………………………………………… 95 任务一:启动Excel2016 ……………………………………………………………… 97 任务二:新建、保存工作簿…………………………………………………………… 103 任务三:工作表管理…………………………………………………………………… 106 任务四:输入标题行和表名…………………………………………………………… 109 任务五:基本数据的输入……………………………………………………………… 114 任务六:格式化学生成绩表…………………………………………………………… 121 任务七:打印学生成绩表……………………………………………………………… 127项目五 企业员工工资管理应用……………………………………………………… 132 任务一:建立员工工资管理工作簿…………………………………………………… 134 任务二:制作员工基本信息表………………………………………………………… 135 任务三:制作基本工资调整表………………………………………………………… 143 任务四:制作考核情况表……………………………………………………………… 148 任务五:制作销售提成统计表………………………………………………………… 152 任务六:制作考勤统计表……………………………………………………………… 155 任务七:制作工资总表………………………………………………………………… 158 任务八:完善工资统计表……………………………………………………………… 163项目六 活动策划方案与开题报告应用…………………………………………… 172 任务一:熟悉PowerPoint2016工作界面及其操作…………………………………… 174 任务二:制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演示文稿……………………………………… 196项目七 企业办公网络管理及应用…………………………………………………… 208 任务一:组建办公局域网……………………………………………………………… 210 任务二:资源共享……………………………………………………………………… 225 任务三:访问互联网资源……………………………………………………………… 245 任务四:电子邮件和网络视频会议…………………………………………………… 253
展开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及技能水平的自觉性,已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命题。为了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满足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 本书编者均为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和教育研究的教师,他们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现状非常熟悉。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将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融入本书的各个部分,采用项目化教学的理念设计课程标准并组织全书内容。 本书采用新颖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知行合一,注重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在编写过程中力求语言精练、内容实用、操作步骤详细,并采用了大量图片,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全书包含七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都精心选择了一些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案例,并将知识点贯穿于案例中,使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案例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由此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本书由徐博龙、何杰文担任主编,彭康华、姚江梅、何洲童、尹改霞、徐丽群担任副主编。其中,彭康华编写项目一,姚江梅编写项目二,何杰文编写项目三,尹改霞编写项目四,徐博龙编写项目五,徐丽群编写项目六,何洲童编写项目七。全书由徐博龙、何杰文负责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教师的相关资料,并得到了领导及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且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20年6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