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网络安全保护制度与实施
丛   书   名: 高等院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战化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作   译   者:郭启全 出 版 日 期:2025-07-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刘御廷 
书   代   号:G0499720 I S B N:9787121499722

图书简介:

网络安全保护制度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交通规则”。本书共 7 章,围绕"网络安全保护制度与实施”这一主题,系统介绍国家网络安全保护制度体系的构成,落实网络安全保护制度的主要思路、方法和重要措施,以及与其有关的法律、政策和标准。其中,第 1 章介绍国家网络安全保护制度体系的构成,第2 章介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措施等,第 3 章介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第 4 章介绍数据安全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第 5 章介绍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第 6 章介绍网络安全政策体系,第 7 章介绍网络安全标准体系。 本书是高等院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战化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之一,可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适合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系统学习国家网络安全制度和实施办法,掌握网络安全重要规则和技能使用,也适合各单位各部门网络安全工作者、科研机构和网络安全企业的研究人员阅读。
定价 69.0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关注 评论(0) 分享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本书资源

    会员上传本书资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网络安全保护制度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交通规则”。本书共 7 章,围绕"网络安全保护制度与实施”这一主题,系统介绍国家网络安全保护制度体系的构成,落实网络安全保护制度的主要思路、方法和重要措施,以及与其有关的法律、政策和标准。其中,第 1 章介绍国家网络安全保护制度体系的构成,第2 章介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措施等,第 3 章介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第 4 章介绍数据安全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第 5 章介绍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第 6 章介绍网络安全政策体系,第 7 章介绍网络安全标准体系。 本书是高等院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战化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之一,可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适合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系统学习国家网络安全制度和实施办法,掌握网络安全重要规则和技能使用,也适合各单位各部门网络安全工作者、科研机构和网络安全企业的研究人员阅读。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499722
    开 本:16(185*260)
    页 数:252
    字 数:350

    本书目录

    1.1  网络安全保护制度的确立及其法律政策依据 / 1
    1.1.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本含义 / 1
    1.1.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基本含义 / 3
    1.1.3  数据安全保护制度的基本含义 / 4
    1.1.4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基本含义 / 4
    1.2  网络安全保护制度的内在关系 / 5
    1.2.1  三个制度的关系是一个基础、两个重点 / 5
    1.2.2  建立科学的网络安全保护制度体系 / 5
    1.2.3  三个制度应从法律、政策、标准三个层面有机衔接和协调一致 / 7
    1.2.4  协调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 / 8
    1.3  落实网络安全保护制度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措施 / 9
    1.3.1  落实网络安全保护制度的基本策略 / 9
    1.3.2  采取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提升网络安全综合防御能力 / 10
    1.3.3  采取网络安全保卫措施,提升网络安全“打防管控” 能力 / 12
    1.3.4  采取网络安全保障措施,提升网络安全综合保障 能力 / 12
    1.3.5  按照“理论支撑技术、技术支撑实战”理念提升 网络安全综合能力 / 13
    习题 / 15
    2.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 16
    2.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 18
    2.2.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原则 / 18
    2.2.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 18
    2.2.3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主要环节 / 18
    2.2.4  行业主管部门和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义务 / 19
    2.2.5  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义务 / 20
    2.2.6  网络运营者应履行的网络安全义务 / 20
    2.2.7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工作要求 / 21
    2.3  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总体要求和主要措施 / 22
    2.3.1  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总体要求 / 22
    2.3.2  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原则 / 22
    2.3.3  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主要措施 / 23
    2.4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定级工作 / 36
    2.4.1  网络定级的总体要求 / 36
    2.4.2  网络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 / 37
    2.4.3  定级工作的流程 / 38
    2.4.4  确定定级对象 / 38
    2.4.5  确定定级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 / 40
    2.5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备案工作 / 44
    2.5.1  网络备案与受理 / 44
    2.5.2  网络备案的审核 / 45
    2.6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安全建设整改工作 / 45
    2.6.1  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基本含义 / 46
    2.6.2  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主要内容 / 46
    2.6.3  采用重要技术保护网络系统安全 / 47
    2.6.4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的密码管理 / 52
    2.6.5  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应达到的综合防御能力 / 52
    2.7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等级测评工作 / 53
    2.7.1  等级测评概述 / 53
    2.7.2  网络运营者组织开展等级测评 / 54
    2.7.3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活动管理 / 54
    2.8  网络安全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 55
    2.8.1  公安机关对网络安全保护工作开展监督管理 / 55
    2.8.2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密码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 57
    2.8.3  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网络运营者的内部管理 / 58
    2.9  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开展网络安全建设 / 58
    2.9.1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概述 / 58
    2.9.2  在网络安全建设中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通用要求 / 60
    2.9.3  在网络安全建设中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扩展要求 / 62
    2.9.4  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设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 70?
    2.10  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开展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建设 / 72
    2.10.1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概述 / 72
    2.10.2  按照“一个中心、三重防护”思路设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体系 / 73
    2.10.3  云计算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设计 / 76
    2.10.4  物联网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设计 / 79
    2.10.5  工业控制系统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设计 / 80
    2.10.6  移动互联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设计 / 82
    2.10.7  大数据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设计 / 84
    2.11  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开展等级测评 / 85
    2.11.1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主要内容 / 86
    2.11.2  等级测评基本方法和实施过程 / 87
    2.11.3  等级测评的扩展要求 / 89
    2.11.4  测评结论与撰写测评报告 / 89
    习题 / 91
    3.1  法律法规确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 / 92
    3.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 93
    3.2.1  网络攻击活动日益猖獗,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威胁显著增大 / 93
    3.2.2  国家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面临新挑战 / 94
    3.2.3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 / 94
    3.3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和安全保护总体要求 / 96
    3.3.1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 / 96
    3.3.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总体要求 / 97
    3.3.3  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方法 / 99
    3.4  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主要措施 / 101
    3.4.1  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体系框架 / 101
    3.4.2  利用综合业务平台支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 / 103
    3.4.3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分析识别能力 / 106
    3.4.4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综合防护能力 / 109
    3.4.5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监测预警能力 / 117
    3.4.6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技术对抗能力 / 121
    3.4.7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事件处置能力 / 125
    3.4.8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检测评估能力 / 128
    3.4.9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数据安全保护能力 / 132
    3.4.10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供应链安全保护能力 / 133
    3.4.11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综合保障能力 / 134
    3.4.12  建设网络安全基地,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实战化能力 / 135
    习题 / 137
    4.1  法律法规确立数据安全保护制度 / 138
    4.2  数据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 139
    4.3  数据分类分级方法 / 140
    4.4  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制度的主要措施 / 143
    4.5  支撑数据安全保护能力的技术措施 / 148
    4.6  大力加强数字化生态安全保护 / 150
    习题 / 154
    5.1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 / 155
    5.2 《 网络安全法》框架和重点内容 / 157
    5.2.1 《 网络安全法》框架和范围 / 157
    5.2.2  国家在网络安全方面承担的主要责任义务和任务 / 158
    5.2.3  网络安全职责分工和责任义务 / 163
    5.2.4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 164
    5.2.5  网络运营者的基本责任义务 / 165
    5.2.6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安全 / 167
    5.2.7  网络数据和信息安全 / 171
    5.2.8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 174
    5.2.9  禁止行为和法律责任 / 177
    5.3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框架和重点内容 / 177
    5.3.1  条例规范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 177
    5.3.2  国家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方面的责任义务和 
    主要任务 / 178
    5.3.3  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规则并认定 / 183
    5.3.4  运营者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责任义务 / 184
    5.3.5  保护工作部门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责任 义务 / 188
    5.3.6  保障和促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 / 189
    5.3.7  法律责任 / 191
    5.4 《 数据安全法》框架和重点内容 / 192
    5.4.1 《 数据安全法》出台的重要意义 / 192
    5.4.2 《 数据安全法》规范的内容 / 193
    5.4.3  数据安全管理的职责分工 / 193
    5.4.4  国家在数据安全与发展方面的总体要求 / 194
    5.4.5  数据处理方面的一般性要求 / 195
    5.4.6  国家在数据安全与发展方面的责任义务 / 197
    5.4.7  建立数据安全制度和有关机制 / 199
    5.4.8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 201
    5.4.9  政务数据安全与开放 / 204
    5.4.10  法律责任 / 206
    5.5 《 密码法》框架和重点内容 / 207
    5.5.1 《 密码法》总体框架 / 207
    5.5.2 《 密码法》重点内容 / 207
    5.6 《 个人信息保护法》框架和重点内容 / 209
    5.6.1 《 个人信息保护法》总体框架 / 209
    5.6.2 《 个人信息保护法》重点内容 / 210
    5.7  其他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 213
    5.7.1 《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有关网络安全的规定 / 213
    5.7.2 《 国家安全法》有关网络安全的规定 / 213
    5.7.3 《 警察法》有关网络安全的规定 / 214
    5.7.4 《 刑法》有关网络安全的规定 / 214
    5.7.5 《 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网络安全的规定 / 216
    习题 / 216
    6.1  网络安全政策体系的建立 / 218
    6.2 《 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框架和重点 内容 / 218
    6.2.1 《 实施办法》框架 / 219
    6.2.2 《 实施办法》重点内容 / 219
    6.3 《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框架和重点内容 / 220
    6.3.1 《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框架 / 220
    6.3.2 《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重点内容 / 221
    6.4 《 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保护制度的指导意见》框架和重点内容 / 222
    6.4.1  文件框架 / 222
    6.4.2  文件重点内容 / 222
    6.5 《 关于落实网络安全保护重点措施 深入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 护制度的指导意见》框架和重点内容 / 224
    6.5.1  文件框架 / 224
    6.5.2  文件重点内容 / 224
    6.6 《 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框架和重点内容 / 225
    6.6.1  文件框架 / 225
    6.6.2  文件重点内容 / 225
    习题 / 226
    7.1  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 / 227
    7.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 / 228
    7.3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重要标准解读 / 228
    7.4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框架与重点内容 / 231
    7.4.1  标准框架 / 231
    7.4.2  标准主要内容 / 231
    7.5  数据安全标准 / 232
    7.5.1 《 数据分类分级规则》 / 232
    7.5.2 《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 / 233
    7.5.3 《 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 / 233
    7.5.4 《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 233
    习题 / 234
    参考书目 / 235
    展开

    前     言

    在数字化智慧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国防、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安全和发展。网络空间技术对抗能力是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和挑战,按照“打造一支攻防兼备的队伍,开展一组实战行动,建设一批网络与数据安全基地”的思路,培养具有实战化能
    力的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一、培养网络安全实战化人才的根本目的
    在网络安全“三化六防”(实战化、体系化、常态化;动态防御、主动防御、纵深防御、精准防护、整体防控、联防联控)理念的指引下,网络安全业务越来越贴近实战。实战行动和实战措施都离不开实战化人才队伍的支撑。培养网络安全实战化人才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一批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掌握高新技术和前沿技术、具备攻防技术对
    抗能力,还能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措施和手段,应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的高素质实战化人才,打造“攻防兼备”和具有网络安全新质战斗力的队伍,支撑国家网络安全整体实战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网络安全实战化人才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要建设网络强国,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实战化人才队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特别是实战化人才严重缺乏,因此,破解难题,从网络安全保卫、保护、保障三个方面加强实战化人才教育训练,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
    需求。
    当前,国家在加快推进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本质是打造数字化生态,而数字化建设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网络攻击。与此同时,国家网络安全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网络安全最显著的特征是技术对抗。因此,新时代要求我们要树立新理念、采取新举措,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方面,大力培养实战化人才队伍,加强“网络备战”,提升队伍
    的技术对抗和应急处突能力,有效应对新威胁和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为国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构建新型网络安全实战化人才教育训练体系
    为全面提升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实战化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按照“理论支撑技术、技术支撑实战”的理念,创新高等院校及社会差异化实战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建立新型实战化人才教育训练体系。遵循“问题导向、实战引领、体系化设计、督办落实”四项原则,认真落实“制定实战型教育训练体系规划、建设实战型课程体系、建设实战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战型系列教材、建设实战型实训环境、以实战行动提升实战能力、创新实战型教育训练模式、加强指导和督办落实”八项重大措施,形成实战化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有力提升网络安全人才队伍的新质战斗力。
    四、精心打造高等院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战化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具有 20 多年网络安全实战经验的资深专家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会同 20 多位部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共同打造了 14 部技术先进、案例鲜活、贴近实战的高等院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战化人才培养系列教材,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以期贡献给读者最高水平、最强实战的网络安全重要知识、核心技术和能力,满足高等院校和社会培养实战化人才的迫切需要。
    网络安全实战化人才队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教、训、战一体化原则,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以法规政策标准为遵循,以系统化措施为抓手,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快推进我国网络安全实战化人才培养,为筑梦网络强国、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展开

    作者简介

    郭启全,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总工程师,一级警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担任中国科学院网络空间地理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二十多个部委和央企特聘专家、十多所高校特聘教授。参加制定《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政策,主持制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信息通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等10多项国家标准。主持开展多项国家网络安全重大行动和"网鼎杯”"天府杯”等大赛,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公安部科研项目,荣立个人一等功和三等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安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出版30多部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安全学术著作及大学教材。
  • 样 章 试 读
    本书暂无样章试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