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华信教育资源网 时间:2025-07-30
2025年7月27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等职业教育技术委员会、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承办的 “AI赋能职业教育新课堂专题研讨活动暨教材建设启动会”在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AI+程序设计基础”等9本教材为核心研讨对象,创新采用线下+线上同步形式,汇聚了北京、浙江、广东、福建、贵州、陕西、辽宁、黑龙江等地的重磅专家和一线教师,为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动能。
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教育数字化的部署要求,聚焦AI技术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中的创新应用。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等职业教育技术委员会以高站位统筹规划,邀请的专家团队阵容强大: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等职业技术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主任、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资深顾问关雅莉,杭州市计算机专业教研员、正高级讲师吕宇飞,以及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等职业教育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王恒心,三位专家均在职业教育与AI融合领域深耕多年,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经验。
会议伊始,由电子工业出版社策划编辑李英杰担任本次会议主持,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等职业教育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王恒心率先发言。他在开场中详细介绍了“AI赋能职业教育新课堂系列教材”前期筹备工作,包括编写人员报名情况及资源建设设想。广东省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工作室主持人、高级讲师覃达贵以专题报告《新时代・新课堂・新挑战・新征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拉开研讨序幕,从政策解读与实践路径双重视角,为活动奠定了“以AI技术重构职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核心基调。
当天的研讨遵循会议议程展开,围绕AI赋能职业教育新课堂系列教材展开了深入探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正高级讲师吕宇飞结合浙江省职教改革实践,针对教材中AI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点提出建设性意见,强调“教材需兼顾技术前沿性与职业岗位实用性,让学生在掌握工具的同时形成创新思维”。
同时,专家与编写成员就目录框架、样章体例及AI内容融入方式展开热烈讨论。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等职业教育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王恒心结合地方院校实践案例,建议“在教材编写中增加校企协同项目案例,强化AI技术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培养”。会议中明确了教材编写的进度安排,为后续工作划定了清晰时间节点。
活动最后,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等职业技术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主任、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资深顾问关雅莉进行总结,指出“AI 赋能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要通过教材这一载体,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新课堂生态”,强调系列教材需体现两个核心定位:一是融合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实践经验,增强教材落地性;二是预留技术迭代空间,保持内容可持续更新。
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不仅凝聚了全国职教领域对AI教材建设的共识,更搭建了专家、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平台。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等职业教育技术委员会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推动AI赋能职业教育新课堂系列教材尽快落地,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融合,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