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教育资源网
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
丛   书   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   译   者:李力利,刘兴钊 出 版 日 期:2016-03-01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维   护   人:韩同平 
书   代   号:G0283120 I S B N:9787121283123

图书简介:

本书介绍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z变换、傅里叶变换、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变换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快速实现、离散时间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附录内容包括:有限字长效应,变采样率信号处理,离散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及谱估计,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其它快速计算方法,离散余弦变换,连续时间滤波器的设计,IIR滤波器设计的频率变换和最优设计。
定价 39.8
您的专属联系人更多
关注 评论(0) 分享
配套资源 图书内容 样章/电子教材 图书评价
  • 配 套 资 源

    本书资源

    会员上传本书资源

  • 图 书 内 容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z变换、傅里叶变换、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变换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快速实现、离散时间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附录内容包括:有限字长效应,变采样率信号处理,离散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及谱估计,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其它快速计算方法,离散余弦变换,连续时间滤波器的设计,IIR滤波器设计的频率变换和最优设计。

    图书详情

    ISBN:9787121283123
    开 本:16开
    页 数:256
    字 数:512.0

    本书目录

    绪论()
    第1章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基础()
    11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111表示和分类()
    112基本运算()
    113基本序列()
    114周期性()
    115对称性()
    12离散时间系统()
    121离散时间系统的表示和分类()
    122线性时不变系统()
    123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13小结()
    习题()
    第2章z变换()
    21z变换的定义()
    22z变换的收敛域性质()
    23z反变换()
    24z变换的性质()
    25小结()
    习题()
    第3章傅里叶变换和离散傅里叶
    级数(DFS)()
    31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32傅里叶变换与z变换的关系()
    3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4DFS的定义()
    35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表示()
    36DFS的性质()
    37小结()
    习题()
    第4章LTI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41系统函数()
    42频率响应()
    43差分方程、 系统函数和频率
    响应间的关系()
    431差分方程与系统函数间
    的关系()
    432有理系统函数的频率响应()
    44广义线性相位系统的
    变换域分析()
    441定义()
    442充分条件()
    443因果广义线性相位FIR系统()
    45小结()
    习题()
    第5章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
    51理想采样()
    52理想重构()
    53采样定理()
    54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
    时间处理()
    55离散时间信号的连续
    时间处理()
    56模拟信号的数字处理()
    57利用离散时间处理改变
    采样率()
    571采样率按整数因子降低()
    572采样率按整数因子升高()
    573采样率按非整数因子变化()
    574变采样率信号处理的应用()
    58小结()
    习题()
    第6章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61DFT的定义()
    62DFT与DFS的关系()
    63频域取样()
    64DFT的性质()
    65用DFT实现信号傅里叶
    变换分析()
    651短时傅里叶变换()
    652用DFT实现短时
    傅里叶分析()
    66小结()
    习题()
    第7章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71时域抽选基2 FFT算法()
    72频域抽选基2 FFT算法()
    73实现中的具体问题()
    74实序列的FFT算法()
    75IDFT的快速算法()
    76小结()
    习题()
    第8章离散时间滤波器的设计()
    81技术指标()
    82由连续时间滤波器设计离散
    时间IIR滤波器()
    821脉冲响应不变法()
    822双线性变换法()
    83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
    831设计思想()
    832布莱克曼窗族()
    833凯泽窗族()
    84FIR滤波器的等波纹最佳
    逼近设计()
    85小结()
    习题()
    第9章离散时间滤波器的实现()
    91信号流图表示()
    92IIR滤波器的基本实现
    结构()
    93FIR滤波器的基本
    实现结构()
    94小结()
    习题()
    附录A离散时间随机信号()
    附录B有限字长效应()
    B1实数的表示及运算 ()
    B2模数转换中的量化误差 ()
    B3FFT实现中的有限
    字长效应()
    B4离散时间滤波器实现中的
    有限字长效应()
    附录C随机信号的谱估计()
    C1经典谱估计()
    C2近代谱估计()
    附录DDFT的其他计算方法()
    D1基4 FFT算法()
    D2分裂基FFT算法()
    D3线性调频变换算法()
    附录E离散余弦变换(DCT)()
    附录F连续时间滤波器的
    设计简介()
    F1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
    F2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
    F3椭圆低通滤波器()
    附录GIIR滤波器设计的
    频率变换()
    附录HIIR滤波器的最小均方
    误差设计()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展开

    前     言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以及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在国内外各个大学的本科教学中广为开设, 并涵盖了越来越多专业的学生。
    本书编者在长期主讲该课程的过程中, 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该课程的不同程度的需求, 所以本书在写作风格上力求做到言简意赅, 深入浅出。在内容安排上, 遵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为了使初学者不被复杂的理论及公式推导所吓倒, 本书将有限字长效应等较难掌握、 一般主张在研究生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放在附录中介绍, 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选择地学习。另外, 考虑到已经有很多书籍专门介绍MATLAB编程, 并且越来越多的专业教材中加入了MATLAB的编程指导和示例, 所以本教材对MATLAB不做专门的阐述。
    本书并不是数字信号处理学科的百科全书, 它只包含了该领域最基本的概念、 理论和方法。其中正文部分又是这些基础中的基础, 仅仅包括本科生必须了解的知识, 全书共9章。绪论部分力图给学生一个总体概念, 其内容完全脱离数学推导, 用通俗浅显的方式给出本书的主题, 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并激发对该学科的兴趣。第1~4章是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本理论, 即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基础、 z变换、 傅里叶变换,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变换域分析。第5章讨论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第6~7章是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实现。第8~9章是离散时间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一些不太常用但也可能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方法, 比如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其他快速计算方法等; 一些无须深入理解就可借助MATLAB工具实现的技术, 比如连续时间滤波器的设计、 IIR滤波器的频率变换及最优设计; 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问题, 比如有限字长效应等, 都被安排在附录中介绍。另外, 附录还有供学生开拓视野的离散随机信号的谱估计及离散余弦变换方面的简单介绍。附录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放入课堂教学中, 也可留做课外阅读。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这些章节中是没有习题负担的。
    为了使学生能通过解题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加深理解并进一步开阔眼界, 本书在习题方面花了大量精力, 在题目形式和内容上均有所创新。习题部分分成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和证明题, 以及MATLAB上机题四种类型, 其中加“*”号的习题是加深题, 同学们可以根据情况选做。有些知识点, 比如希尔伯特变换和戈泽尔算法等概念, 被放在习题中让学生了解。前三类习题全部附有最终答案, 对第四类习题在题目后面给出可以调用的工具箱函数, 教师布置的实验上机题也可从中选取。这些习题题量较大, 难易结合, 除了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 特别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其中选择题特别有助于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概念。
    如果采用本书做教材并且不打算课堂讲授附录部分的内容, 则可以考虑减少课内学时数, 增加实验课和习题课的课时,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
    本书由李力利、刘兴钊编著,由胡光锐教授审稿。
    最后, 对本书的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们表示感谢, 并感谢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担任录入工作的研究生们。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和不足, 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于上海交通大学
    (li3li4li4@126com)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暂无作者简介
  • 样 章 试 读
  • 图 书 评 价 我要评论
华信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