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第1章 绪论 1
1.1 项目与项目管理 1
1.1.1 项目的内涵 1
1.1.2 项目管理的内涵 4
1.2 风险与风险成本 5
1.2.1 风险 5
1.2.2 风险成本 7
1.3 项目风险与项目风险管理 17
1.3.1 项目风险的内涵 17
1.3.2 项目风险管理 18
第2章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24
2.1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概念和内容 24
2.1.1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内涵 24
2.1.2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25
2.2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成果 31
2.2.1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31
2.2.2 项目风险应对计划 32
2.3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制定 35
2.3.1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制定依据 35
2.3.2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过程 38
2.4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编制的方法 41
2.5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编制的工具 42
2.5.1 项目风险管理图表 42
2.5.2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图 43
2.5.3 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法 45
2.5.4 网络计划技术 46
2.6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使用和修订 47
2.6.1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使用 47
2.6.2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修订 48
第3章 项目风险识别 51
3.1 项目风险识别的内涵 51
3.1.1 项目风险识别的概念 51
3.1.2 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 52
3.1.3 项目风险识别的原则 53
3.1.4 项目风险识别的作用 53
3.2 项目风险识别的内容 54
3.2.1 项目全过程的风险识别 55
3.2.2 项目全要素的风险识别 58
3.2.3 项目环境变化风险的识别 63
3.2.4 项目全团队风险的识别 65
3.3 项目风险识别的依据 66
3.4 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 67
3.4.1 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活动 67
3.4.2 项目风险源的识别 70
3.5 项目风险识别报告 72
3.5.1 项目风险识别报告的内容 73
3.5.2 项目风险识别报告的编制及使用 74
3.6 项目风险识别的技术与工具 74
3.6.1 德尔菲法 75
3.6.2 头脑风暴法 79
3.6.3 核对表法 81
3.6.4 预先分析法 83
3.6.5 情景分析法 85
3.6.6 SWOT分析法 87
第4章 项目风险估计 90
4.1 项目风险估计的内涵 90
4.1.1 项目风险估计的概念 90
4.1.2 项目风险估计的准则 91
4.1.3 项目风险估计与概率 92
4.1.4 目风险估计的计量标度 97
4.2 效用理论与项目风险估计 99
4.2.1 效用理论 99
4.2.2 效用理论的运用 100
4.2.3 效用理论应用实例 104
4.3 项目风险估计过程 105
4.3.1 项目风险估计过程的目标 105
4.3.2 项目风险估计过程活动 105
4.4 项目风险估计内容 107
4.4.1 项目风险可能性估计 108
4.4.2 项目风险严重性估计 112
4.4.3 项目风险关联性估计 115
4.4.4 项目风险进程性估计 117
4.5 项目风险估计结果的综合运用 118
4.5.1 项目风险估计结果的综合 118
4.5.2 项目风险估计结果的综合应用 119
4.6 项目风险估计的方法 121
4.6.1 风险概率估计方法 122
4.6.2 风险事件后果估计方法 122
第5章 项目风险评价 136
5.1 项目风险评价的内涵 136
5.1.1 项目风险评价的概念 136
5.1.2 项目风险评价的分类及特点 137
5.2 项目风险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138
5.2.1 项目风险评价的目的 138
5.2.2 项目风险评价的原则 139
5.2.3 项目风险评价的意义 140
5.3 项目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 141
5.4 项目风险评价的内容及程序 146
5.4.1 项目风险评价的影响因素 146
5.4.2 项目风险评价的依据 147
5.4.3 项目风险评价的内容 147
5.4.4 项目风险评价的程序 148
5.4.5 项目风险评价的成果 150
5.5 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 151
5.5.1 项目风险度评价法 151
5.5.2 优良可劣评价法 151
5.5.3 主观评分法 152
5.5.4 项目风险图评价法 153
5.5.5 概率树法 155
5.5.6 故障树分析法 156
5.5.7 层次分析法 159
第6章 项目风险应对 163
6.1 项目风险应对概述 163
6.1.1 项目风险应对的内涵 163
6.1.2 项目风险应对的依据 164
6.1.3 项目风险应对过程 166
6.2 可供选择的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167
6.2.1 项目风险容忍策略 167
6.2.2 项目风险回避策略 169
6.2.3 项目风险转移策略 172
6.2.4 项目风险分担策略 174
6.2.5 项目风险消减策略 175
6.2.6 项目风险机遇的应对策略 179
6.3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和制定 182
6.3.1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选择和制定的定义 182
6.3.2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选择和制定方法分类 182
6.4 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 185
6.4.1 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内容 185
6.4.2 项目风险应对的任务和做法体系安排 188
6.4.3 项目风险应对责任与责任体系安排 190
6.4.4 项目风险应对的资源与成本保障体系 196
第7章 项目风险监控 199
7.1 项目风险监控的内涵 199
7.1.1 项目风险监控的概念 199
7.1.2 项目风险监控的特点 200
7.1.3 项目风险监控计划的依据 200
7.1.4 项目风险监控的作用 202
7.2 项目风险监控的内容 203
7.2.1 编制项目风险监控计划 203
7.2.2 项目风险监视 205
7.2.3 项目风险监控计划的实施 207
7.2.4 项目风险应对的控制与变更 208
7.3 项目风险监控的方法 210
7.3.1 系统的项目风险监控方法 210
7.3.2 项目风险信息的采集 212
7.3.3 项目风险预警 213
7.3.4 项目风险报告 216
7.3.5 项目风险应对的应急计划 218
7.3.6 项目风险监控系统 220
7.4 项目风险监控技术和工具 223
7.4.1 项目风险监控技术 223
7.4.2 项目风险监控工具 232
参考文献 237
展开
前言
风险管理问题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促使风险管理问题成为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才在美国工商企业中受到足够重视并得以推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探索都集中在保险和金融等方面,不涉及项目。
人们对于项目风险管理的认识和实践相对比较滞后。1986年PMI(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建立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将项目风险列入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中。1992年AACE(美国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成立的项目风险专业委员会是最早的项目风险管理组织,并在1995年提出了《项目风险管理字典》,在1998年编辑出版了《项目风险管理指南》。该组织为项目风险管理的普及、发展、推广及项目风险管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还创建了许多沿用至今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
项目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项目的一次性和独特性使其涉及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由于项目内、外部环境与条件的不确定性和项目相关利益主体主观上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其影响因素,从而产生项目风险。项目风险一经发生并形成不利后果,就没有改进和补偿的机会,因此项目风险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目前,项目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项目管理的基本活动之一,项目风险管理能力也是项目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我国,风险管理的教学、研究及其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那时起,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始应用风险分析的理论,有关企业经营领域及具体项目的风险管理方面的文章开始出现。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于2001年推出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资质认证标准》以及2006年出版的《中国项目风险管理知识体系》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明确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结构。之后,我国学术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项目风险管理日益重视,研究与实践日益深入,一些学者结合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先后出版了一系列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图书。
项目风险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项目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因为它要面对未来,管理潜在因素。因此,项目风险管理必须坚持两个原则:第一,项目风险管理并不是要消除项目风险,而是要把“项目风险成本”降到最低;第二,以期望为标准对长期的项目风险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这两点是项目风险管理的精髓,也是贯穿本书的基本思想。本书梳理了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较系统地阐述了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方法,同时构筑了比较完善的项目风险管理知识体系,重点解析项目风险管理规划、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估计、项目风险评价、项目风险应对和项目风险监控等风险管理流程,提供了实用的项目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有幸得到哈尔滨理工大学修国义教授的支持与帮助,罗晓光教授对本书整体思路的形成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本书参考并借鉴了大量国内、外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学习并融汇了项目风险管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十分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王赫男老师,她在百忙中给我提供了许多指导,才使得本书顺利出版。同时我要感谢参与本书编写的其他作者,他们有的有多年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经验,有的有多年从事相关教学的经验。最后,我要感谢侯长安同学,在书籍校对方面给予的支持。
本书的第1章由罗强编写,第2、3、6章由郭磊编写,第4、5、7章由王颖编写。由王颖负责全书的策划和统稿工作。
本书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全国自学考试项目管理专业的考试指导用书,同时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还可以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项目风险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内容,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同时,由于编者才疏学浅,又限于出版时间的原因不能反复校验书稿,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错误,竭诚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王 颖
2011年10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