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1
1.1  模拟信号	1
1.2  数字信号	2
1.3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2
1.4  数制	4
1.5  数制间的转换	6
1.5.1  任意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6
1.5.2  十进制转换成任意进制	6
1.5.3  二进制与八进制间的转换	7
1.5.4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间的转换	8
1.6  代码	8
1.6.1  二-十进制代码	8
1.6.2  格雷码	9
1.6.3  字符代码	9
1.7  二进制代码的表示法	10
1.8  带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法	10
1.8.1  二进制正数表示法	10
1.8.2  二进制负数表示法	10
1.8.3  带符号二进制数的运算	11
1.9  偏移码	12
习题	12
第2章  逻辑门电路	14
2.1  概述	14
2.2  逻辑门电路介绍	14
2.2.1  基本逻辑门电路	14
2.2.2  复合逻辑门电路	15
2.3  TTL集成门电路	17
2.3.1  TTL集成电路概述	17
2.3.2  TTL与非门	18
2.3.3  TTL与非门的电气特性	20
2.3.4  其他类型TTL门电路	22
2.3.5  TTL电路的改进系列	27
2.4  MOS门电路	28
2.4.1  NMOS门电路	28
2.4.2  CMOS 电路	30
2.4.3  CMOS电路特点	32
2.4.4  集成电路使用注意事项	32
*2.5  TTL与CMOS电路的连接	33
*2.6  TTL、CMOS常用芯片介绍	34
习题	35
第3章  逻辑代数基础	41
3.1  逻辑代数运算法则	41
3.1.1  基本逻辑运算	41
3.1.2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42
3.1.3  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	42
3.1.4  逻辑代数常用公式	43
3.2  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	43
3.2.1  最小项和标准与或式	43
3.2.2  最大项和标准或与式	45
3.2.3  最大项与最小项的关系	46
3.3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47
3.4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48
3.4.1  卡诺图	48
3.4.2  用卡诺图表示逻辑函数	49
3.4.3  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49
3.4.4  具有随意项的逻辑函数化简	51
3.4.5  引入变量卡诺图	52
习题	53
第4章  组合逻辑电路	59
4.1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59
4.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60
4.3  编码器	63
4.3.1  普通编码器	63
4.3.2  优先编码器	64
4.4  译码器	67
4.4.1  二进制译码器	67
4.4.2  码制变换译码器	70
4.4.3  显示译码器	71
4.5  数据选择器	75
4.5.1  数据选择器	75
4.5.2  数据选择器实现逻辑函数	76
4.6  数值比较器	78
4.6.1  一位数值比较器	79
4.6.2  四位数值比较器7485	79
4.6.3  数值比较器的位数扩展	80
4.7  加法电路	80
4.7.1  半加器	81
4.7.2  全加器	81
4.7.3  超前进位加法器74283	82
*4.8  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	84
4.8.1  竞争冒险的分类与判别	84
4.8.2  竞争冒险消除方法	85
习题	86
第5章  触发器	92
5.1  电平触发的触发器	92
5.1.1  由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92
5.1.2  时钟触发器	96
5.2  脉冲触发的触发器	100
5.2.1  主从RS触发器	100
5.2.2  主从JK触发器	101
5.3  边沿触发的触发器	105
5.3.1  TTL边沿触发器	105
5.3.2  CMOS边沿触发器	107
5.4  触发器的分类和区别	110
*5.5  触发器之间的转换	112
5.6  触发器的典型应用	112
习题	114
第6章  时序逻辑电路	119
6.1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119
6.1.1  时序逻辑电路的结构及特点	119
6.1.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类	120
6.1.3  时序逻辑电路的表示方法	120
6.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121
6.3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124
6.4  计数器	131
6.4.1  4位二进制同步集成计数器74161	131
6.4.2  8421BCD码同步加法计数器74160	133
6.4.3  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74163	134
6.4.4  二-五-十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74290	134
6.4.5  集成计数器的应用	135
6.5  寄存器	140
6.5.1  寄存器74175	140
6.5.2  移位寄存器	141
6.5.3  集成移位寄存器74194	143
6.5.4  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移位型计数器	144
*6.6  序列信号发生器	147
6.6.1  计数型序列信号发生器	147
6.6.2  移位型序列信号发生器	147
习题	150
第7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155
7.1  555定时器	155
7.2  施密特触发器	156
7.2.1  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156
7.2.2  门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157
7.2.3  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159
7.2.4  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	159
7.3  单稳态触发器	161
7.3.1  TTL与非门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161
7.3.2  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163
7.3.3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164
7.3.4  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	166
7.4  多谐振荡器	169
7.4.1  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169
7.4.2  TTL与非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171
7.4.3  石英晶体振荡器	173
7.4.4  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173
7.4.5  多谐振荡器的应用	175
习题	176
第8章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	180
8.1  数字系统概述	180
8.1.1  数字系统结构	180
8.1.2  数字系统的定时	180
8.1.3  数字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	181
8.2  算法状态机——ASM图表	181
8.2.1  ASM图表符号	181
8.2.2  ASM图表的含义	183
8.2.3  ASM图表的建立	184
8.3  数字系统设计	185
习题	193
第9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	196
9.1  数模转换电路	196
9.1.1  数模转换关系	196
9.1.2  权电阻网络DAC	197
9.1.3  R-2R 梯形电阻网络DAC	198
9.1.4  R-2R倒梯形电阻网络DAC	199
9.1.5  电流激励DAC	200
9.1.6  集成数模转换电路	200
9.1.7  数模转换的主要技术指标	205
9.2  模数转换电路	207
9.2.1  ADC的工作过程	207
9.2.2  并行比较ADC	209
9.2.3  并/串型ADC	211
9.2.4  逐次逼近型ADC	212
9.2.5  双积分ADC	214
9.2.6  集成模数转换电路	216
9.2.7  模数转换的主要技术指标	218
习题	219
第10章  半导体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	223
10.1  半导体存储器概述	223
10.1.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223
10.1.2  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224
10.2  随机存储器RAM	224
10.2.1  RAM的基本结构	225
10.2.2  RAM芯片简介	228
10.2.3  RAM的容量扩展	229
10.3  只读存储器ROM	231
10.3.1  ROM的分类	231
10.3.2  ROM的结构与基本原理	232
10.3.3  ROM应用	233
10.4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236
10.4.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236
10.4.2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和电路表示方法	237
10.4.3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239
10.4.4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243
10.4.5  CPLD/FPGA设计方法与编程技术	247
习题	250
第11章  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	256
11.1  Verilog HDL的基本知识	256
11.1.1  什么是Verilog HDL	256
11.1.2  Verilog HDL的发展历史	256
11.1.3  Verilog HDL程序的基本结构	257
11.2  Verilog HDL的基本元素	259
11.2.1  注释符	259
11.2.2  标识符	260
11.2.3  关键字	260
11.2.4  间隔符	260
11.2.5  操作符	260
11.2.6  数据类型	264
11.3  Verilog HDL的基本语句	269
11.3.1  过程结构语句	269
11.3.2  语句块	271
11.3.3  时序控制	272
11.3.4  赋值语句	273
11.3.5  分支语句	274
11.3.6  循环语句	275
11.4  Verilog HDL程序设计实例	277
11.4.1  基本逻辑门电路设计	277
11.4.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280
11.4.3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286
11.4.4  数字系统设计实例	291
11.5  Verilog HDL的模拟仿真	294
11.5.1  Quartus II开发软件	294
11.5.2  仿真实例	296
习题	303
参考文献	304
                                        展开
                                    第3版序
本书在《数字电路与系统》第1版、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在总结四年多来使用本书教学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对本书进行了部分提高、增删和修改。为保持数字电路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连贯性,同时适应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本书主要保留了有关数制、逻辑代数、触发器原理、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模数数模转换等原有的基本内容。本次修订将硬件描述语言由VHDL换成了Verilog HDL,应用更广泛、更方便,也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字电路在后续课程中的应用,为面向业界的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本书在原书基础上的具体修改包括:(1)在第1章中增加了对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等的图文介绍;(2)重新调整了第5章的结构,在介绍触发器电路结构的基础上,强调了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突出了触发器的触发方式;(3)第11章硬件描述语言由VHDL换成了Verilog HDL,章节内容全部修改;(4)全书各章增加或修订了部分例题及习题。
目录中有“*”号的部分是建议选讲的内容。在学时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删减这些内容,作为感兴趣同学的自学内容。删去这些内容不会影响本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连贯性。
参加本次修订工作的人员包括:唐洪(第1、3章),戚金清(第2、5、10章),龚晓峰(第4章),王开宇(第6章),王兢(第7、8、9章),陈晓明(第11章)。全书由戚金清和王兢统稿、定稿。作者向参与原书写作的李小兵和高仁璟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本课程教学大纲提出宝贵意见的蔡惟曾教授表示真诚的感谢,向帮助本书修订、出版的同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修订后的教材中一定还会存在一些不妥和不完善之处,恳求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5年10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