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    录
 
第一章  应用写作概论	1
第一节  绪论	1
一、应用写作学科的发展	1
二、应用文特有的作用	2
三、应用写作课的任务	3
四、本教材的编写体例	4
第二节  应用文的写作特质	6
一、应用文的含义	6
二、现代应用文写作的功能	7
三、应用文的特点	8
四、应用文写作要求	10
五、应用文写作特质	11
第三节  应用文的构成要素	14
一、应用文的主旨	14
二、应用文的材料	17
三、应用文的结构	20
四、应用文的语言	23
五、应用文的表达	27
六、写作实践	31
相关链接  我国应用文写作的源与流	33
第二章  校园文体	35
第一节  书信	35
一、书信知识述要	35
二、范文示例	36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36
四、病文剖析	38
五、写作实践	38
第二节  演讲稿	39
一、演讲稿知识述要	39
二、范文示例	39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41
四、病文剖析	43
五、写作实践	44
第三节  社会实践报告	44
一、社会实践报告知识述要	44
二、范文示例	45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46
四、病文剖析	47
五、写作实践	49
第四节  求职书与自荐信	49
一、求职书与自荐信知识述要	49
二、范文示例	50
三、结构模式	51
四、病文剖析	52
五、写作实践	53
第五节  读书笔记	54
一、读书笔记知识述要	54
二、范文示例	55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56
四、病文剖析	57
五、写作实践	58
第六节  毕业论文	58
一、毕业论文知识述要	58
二、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	58
三、毕业论文结构模式	60
四、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61
五、病文剖析	62
六、写作实践	63
相关链接  职业规划设计	63
第三章  日常应用文体	67
第一节  申请书	67
一、申请书知识述要	67
二、范文示例	67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68
四、病文剖析	69
五、写作实践	70
第二节  倡议书	70
一、倡议书知识述要	70
二、范文示例	70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71
四、病文剖析	72
五、写作实践	72
第三节  感谢信	73
一、感谢信知识述要	73
二、范文示例	73
三、写作要求	74
四、病文剖析	74
五、写作实践	75
第四节  启事	75
一、启事知识述要	75
二、范文示例	76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77
四、病文剖析	77
五、写作实践	78
第五节  致辞	78
一、致辞知识述要	78
二、范文示例	79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80
四、写作实践	80
第六节  述职报告	81
一、述职报告知识述要	81
二、范文示例	82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83
四、写作实践	84
相关链接1  公示	84
相关链接2  楹联	85
第四章  事务文书	87
第一节  计划	87
一、计划知识述要	87
二、范文示例	88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88
四、病文剖析	89
五、写作实践	91
第二节  总结	91
一、总结知识述要	91
二、范文示例	92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93
四、病文剖析	94
五、写作实践	96
第三节  调查报告	96
一、调查报告知识述要	96
二、范文示例	97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99
四、病文剖析	100
五、写作实践	101
第四节  简报	101
一、简报知识述要	101
二、范文示例	102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03
四、病文剖析	105
五、写作实践	106
第五节  规章制度	107
一、规章制度知识述要	107
二、范文示例	108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10
四、病文剖析	111
五、写作实践	113
相关链接  策划书	113
第五章  法定公文	117
第一节  意见	117
一、意见知识述要	117
二、范文示例	118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22
四、病文剖析	124
五、写作实践	124
第二节  通知	124
一、通知知识述要	124
二、范文示例	125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27
四、病文剖析	128
五、写作实践	129
第三节  通报	130
一、通报知识述要	130
二、范文示例	130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32
四、病文剖析	134
五、写作实践	134
第四节  报告	135
一、报告知识述要	135
二、范文示例	135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36
四、病文剖析	137
五、写作实践	138
第五节  请示	139
一、请示知识述要	139
二、范文示例	139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40
四、病文剖析	141
五、写作实践	142
第六节  函	143
一、函的知识述要	143
二、范文示例	143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45
四、病文剖析	146
五、写作实践	147
第七节  纪要	148
一、纪要知识述要	148
二、范文示例	148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49
四、病文剖析	150
五、写作实践	151
相关链接1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
            工作条例	151
相关链接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157
第六章  经济文体	166
第一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166
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知识述要	166
二、范文示例	167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68
四、病文剖析	169
五、写作实践	170
第二节  市场调查报告	171
一、市场调查报告知识述要	171
二、范文示例	172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73
四、病文剖析	175
五、写作实践	175
第三节  市场预测报告	175
一、市场预测报告知识述要	175
二、范文示例	176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78
四、病文剖析	179
五、写作实践	180
第四节  合同	180
一、合同基本知识述要	180
二、范文示例	180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82
四、病文剖析	184
五、写作实践	186
第五节  广告	186
一、广告知识述要	186
二、范文示例	187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188
四、病文剖析	190
五、写作实践	192
第七章  法律文书	194
第一节  民事起诉状	194
一、民事起诉状的含义	194
二、写作内容和方法	195
三、写作注意事项	198
四、写作格式	198
五、范文示例	199
第二节  民事上诉状	200
一、民事上诉状的含义	200
二、写作内容和方法	201
三、写作注意事项	202
第三节  答辩状	203
一、答辩状的概念	203
二、写作内容和方法	204
三、写作注意事项	205
四、写作的格式	206
五、范文示例	207
第八章  涉外文体	208
第一节  涉外信函	209
一、涉外信函知识述要	209
二、范文示例	210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215
四、写作实践	220
第二节  涉外协议书及合同	221
一、涉外协议书及合同知识述要	221
二、范文示例	222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226
四、写作实践	227
第三节  个人简历	229
一、个人简历知识述要	229
二、范文示例	229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232
四、写作实践	235
第九章  传播文体	237
第一节  消息	237
一、消息知识述要	237
二、范文示例	238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239
四、病文剖析	242
五、写作实践	243
第二节  通讯	243
一、通讯知识述要	243
二、范文示例	244
三、通讯结构及写作要求	248
四、病文剖析	250
五、写作实践	250
第三节  短评	251
一、短评知识述要	251
二、范文示例	252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252
四、病文剖析	253
五、写作实践	253
第四节  特写	254
一、特写知识述要	254
二、范文示例	255
三、结构模式及写作要求	256
四、病文剖析	257
五、写作实践	257
相关链接1  深度报道	257
相关链接2  网络新闻写作技巧	258
后记	259
参考文献	260
                                        展开
                                    前    言
应用写作是直接提高现代人人文素质的实践活动,其结果即为各种应用文文体,是作者素质的综合体现,更是各种能力的具体彰显。大学应用写作课是高等院校为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在文科和理科各专业普遍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其教学方式要适应时代和课程特点的需要,从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所需求的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高度出发,经过认真的学习、科学的训练,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写作实践的结合上,掌握应用写作规律,提高写作能力,为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能熟练地进行应用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以致用是应用写作最显著的特色。有的大学将应用写作专题课安排在大四开设,学生感慨地说,这门课太重要了,如果在大一时开设就好了。应用写作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在写作实践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刻苦的精神、高尚的情操和认真的态度,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修养,也为他们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不少高等院校都开了应用写作这门课,教材也是多种多样,不够统一。《新编大学应用写作》作为大学通用教材,不仅是教学改革和申报精品课程的需要,更是为全国高校的应用写作教学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为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供一本具有创新意识的教科书。
本教材编写思想的创新性,体现在教材的新内容、新思想、新理念、新建构,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应用写作的平台,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达到统一,以实现应用写作的最佳状态,提高他们的应用写作水平,特别是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本教材编写框架的开拓性在于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和知识理论相结合,在具体章节中由文体知识述要、范文示例、结构模式、写作要求、病文剖析和写作实践组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通过范文示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感受到不同文种的具体写法,知道应该怎么写;通过病文剖析让学生知道不该那样写,使写作实践指导明晰到位。
本教材编写的权威性在于有一支山东高校写作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强有力的编写团队,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有一定的建树,在学界有一定的学术影响,他们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使本教材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本教材的鲜明特点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对应用文理论的阐释,又有例文加以佐证,这样不仅深入浅出地将有关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让学生知道某个文种的具体写作方法,使学生能够扎实地学到相关应用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本教材的另一特点是内容新颖、实用,所选用的例文都是近几年的社会热点,并且是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的事件,使学生感到应用文所涉猎的范围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这样学起来有亲切感,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教材还有一个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这主要体现在每一章节的写作训练上,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具体写作实践的空间,通过训练,他们加深了对写作理论的理解并亲自动手写作某一文体,写作水平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新编大学应用写作》之所以能够出版,是与出版社的领导、责任编辑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尽管全书经过反复修改,几易其稿,其中还会有不少问题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
《新编大学应用写作》出版之后,将有不少院校的师生用上这本教材。作为文理科通用教材,它将广泛地受到教师、学生的检验和批评。不足之处请及时反馈给主编或出版社,以便在修订时加以改进。对于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者,我们将表示诚挚的谢意。
                                                             王景科       
                                                          2016年12月6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