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1.1.2 UNIX体系结构1.1.3 Linux简介1.1.4 Linux版本说明1.1.5 Linux特点1.2 库函数与系统调用1.3 Linux常用命令1.3.1 用户和用户组命令1.3.2 文件和目录命令1.3.3 进程命令1.3.4 获取帮助信息1.4 案例1:通过SSH终端登录Linux 系统1.4.1 分析与设计1.4.2 实施1.4.3 运行习题第2章 Linux系统开发环境2.1 Vi编辑器2.1.1 Vi编辑器的工作模式2.1.2 Vi编辑器的基本用法2.1.3 Vi编辑器的高级用法2.2 GCC编译器2.2.1 GCC编译器介绍2.2.2 GCC编译器基本用法2.3 Makefile文件的使用2.3.1 Makefile文件2.3.2 Makefile文件的命名2.3.3 Makefile文件的调用2.3.4 Makefile文件的内容2.3.5 make命令的特殊用法2.4 GDB调试器2.4.1 输出调试2.4.2 GDB调试器2.5 库2.5.1 库相关概念2.5.2 静态库和共享库2.6 案例2:简易学生成绩计算2.6.1 分析与设计2.6.2 实施2.6.3 编译与运行习题第3章 Linux程序设计初步3.1 程序及进程的存储结构3.2 变量的类型修饰符3.3 命令行参数及获取3.3.1 命令行参数3.3.2 getopt获取命令行参数3.4 环境变量3.4.1 Shell变量3.4.2 环境变量的相关命令3.4.3 环境变量函数3.5 时间管理3.6 错误代码3.7 标准I/O与文件I/O3.8 案例3:设置环境变量3.8.1 分析与设计3.8.2 实施3.8.3 编译与运行习题第4章 文件I/O4.1 文件系统简介4.1.1 UNIX/Linux文件系统概述4.1.2 虚拟文件系统(VFS)4.1.3 索引节点(inode)4.1.4 文件的类型4.1.5 文件的访问权限4.2 访问文件的内核数据结构4.3 文件基本I/O操作4.3.1 打开/创建文件4.3.2 读文件4.3.3 写文件4.3.4 文件定位4.3.5 关闭文件4.3.6 文件操作举例4.4 文件访问的同步4.5 案例4:文件复制命令的实现4.5.1 分析与设计4.5.2 实施4.5.3 编译与运行习题第5章 文件属性5.1 获取文件属性5.2 用户/组ID与名字的转换5.2.1 用户和组5.2.2 获取文件的用户和组的信息5.3 硬链接与符号链接5.3.1 硬链接与符号链接的区别5.3.2 相关的系统调用5.4 dup/dup25.4.1 输入/输出重定向5.4.2 系统调用dup/dup25.5 文件属性的修改5.5.1 修改文件属性5.5.2 改变文件所有者及所属组chown/fchown/lchown5.5.3 改变文件访问权限chmod/fchmod 5.5.4 改变文件时间utime5.5.5 改变文件长度truncate/ftruncate5.6 案例5:显示文件长格式信息5.6.1 分析与设计5.6.2 实施5.6.3 编译与运行习题第6章 目录文件管理6.1 目录基本操作6.1.1 打开目录6.1.2 读目录6.1.3 关闭目录6.2 目录其他操作6.2.1 切换当前目录6.2.2 创建目录6.2.3 删除目录6.2.4 目录指针定位6.3 案例6:显示指定目录下文件列表6.3.1 分析与设计6.3.2 实施6.3.3 编译与运行习题第7章 进程控制7.1 进程基本概念7.1.1 进程和进程控制块7.1.2 进程标识7.1.3 用户标识7.2 进程控制7.2.1 创建进程7.2.2 exec*系列函数7.2.3 进程终止7.2.4 等待进程结束7.2.5 system函数7.3 什么是Shell7.3.1 用户登录Shell7.3.2 Shell执行命令7.4 案例7:实现简单的Shell7.4.1 分析与设计7.4.2 实施7.4.3 编译与运行习题第8章 线程8.1 线程概念8.2 线程基本操作8.3 线程间通信8.4 案例8:线程实例8.4.1 分析与设计8.4.2 实施8.4.3 编译与运行习题第9章 信号与管道9.1 信号9.1.1 信号的概念9.1.2 信号的产生9.1.3 信号的响应方式9.1.4 sleep函数和pause系统调用9.1.5 信号集9.2 管道9.2.1 管道基本概念9.2.2 FIFO习题第10章 进程间通信10.1 System V IPC简介10.2 System V信号量10.3 System V共享内存10.4 System V消息队列习题第11章 网络编程11.1 网络编程基本概念11.1.1 常用网络相关命令和配置文件 11.1.2 软件体系结构11.1.3 网络协议及OSI参考模型11.1.4 IP地址和端口11.1.5 字节顺序11.1.6 网络数据传输方式11.2 套接字编程基础11.2.1 套接字简介11.2.2 套接字地址结构11.2.3 面向连接套接字通信过程11.2.4 面向无连接套接字通信过程11.3 套接字编程相关系统调用11.3.1 系统调用socket11.3.2 系统调用bind11.3.3 系统调用listen11.3.4 系统调用accept11.3.5 系统调用connect11.3.6 系统调用send11.3.7 系统调用sendto11.3.8 系统调用recv11.3.9 系统调用recvfrom11.3.10 系统调用close11.3.11 系统调用shutdown11.4 案例9:基于网络的进程间通信11.4.1 分析与设计11.4.2 实施11.4.3 编译与运行11.5 基于UDP的网络编程11.6 域名解析11.6.1 域名解析11.6.2 IP地址形式转换11.6.3 IP地址与主机名习题第12章 综合案例12.1 Linux网络传输系统12.1.1 构思12.1.2 设计12.1.3 实施12.1.4 运行12.2 简易的文件传输系统12.2.1 构思12.2.2 设计12.2.3 实施12.2.4 运行习题附录A Linux主要的系统调用附录B ASCII码参考文献
展开
Linux内核最初是由芬兰人Linus Benedict Torvalds在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编写的。1991年,Linus Benedict Torvalds第一次发布了Linux内核,随后采用GPL协议,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参与了Linux内核代码的编写和修改工作。目前Linux系统在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手机系统领域(Android)也是占据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场,另外在车载终端、智能电视等智能设备方面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于Linux系统的使用和编程,是计算机爱好者和嵌入式领域工程技术人员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本书主要介绍基于Linux平台的文件、进程、进程间通信相关的编程理论和方法,共12章。第1章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第2章介绍Linux平台下进行C语言开发需要的各种工具;第3章介绍Linux平台下常用的编程基础知识;第4~6章介绍文件、文件属性、目录文件相关的编程理论和方法;第7、8章介绍进程和线程的编程方法;第9~11章介绍信号、管道、信号量、共享内存、消息队列、Socket 6种进程间通信方式;第12章介绍两个贯穿本书大多数知识点的综合案例。 本书的内容包括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并以案例为核心,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以典型的Linux系统综合案例为主线贯穿全书展开各部分的知识讲解。在每一章中除介绍相关知识外,还辅以若干个小案例的训练,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技能。 本书各章节关系图如下: *粗线走向为综合案例贯穿本书的各个章节顺序。 *细线走向为本书中相对独立的三大知识体系:文件(第4、5、6章),进程(第7、8章),进程间通信(第9、10、11章);第1、2、3章是这三大知识体系的支撑。 本书主要针对具有一定的C语言编程基础的读者,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相关专业“Linux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教材,同时可供本科高年级学生自学使用,也可以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计算机爱好者的参考书。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源程序代码、习题解答等教学资源,读者可以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注册后免费下载。 参与编写本书的都是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在操作系统、Linux管理与应用、C/C++编程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等领域具有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本书由王凯担任主编,杨光、窦乔、杨俊伟、余新桥、孙斌担任副主编,其中余新桥负责编写第1章,王凯负责编写第2、3、11章,孙斌负责编写第4、5、6章,杨俊伟负责编写第8章,杨光负责编写第7、9、10章,窦乔负责编写第12章。全书最后由王凯负责统稿和定稿。此外,李瑛达、陈艳秋、张福艳、李宁宁、高志君、郑纯军、贾宁等为本书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和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请各位读者,特别是同行专家批评指正(E-mail:wk3113@163.com)。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