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项目1  使用交换机实现技术部计算机的互联	1
项目描述	1
相关知识	1
1.1  交换机简介	1
1.2  交换机的基本设置	5
1.3  登录交换机	6
1.4  命令行基础	7
项目规划设计	8
项目实施	8
任务1-1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8
任务1-2  在交换机上查看MAC地址映射表	10
项目验证	11
项目拓展	12
项目2  基于VLAN实现技术部与商务部计算机的互联与隔离	14
项目描述	14
相关知识	14
项目规划设计	16
项目实施	17
任务2-1  创建VLAN	17
任务2-2  将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	18
任务2-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20
项目验证	21
项目拓展	22
项目3  基于802.1Q实现跨交换机环境下的部门计算机互联与隔离	25
项目描述	25
相关知识	26
3.1  VLAN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	26
3.2  交换机端口的分类	26
项目规划设计	27
项目实施	28
任务3-1  创建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	28
任务3-2 配置交换机互联端口为Trunk模式	31
任务3-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32
项目验证	32
项目拓展	33
项目4  基于直连路由实现技术部与商务部的互联	36
项目描述	36
相关知识	36
项目规划设计	39
项目实施	40
任务4-1  配置路由器接口	40
任务4-2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及网关	41
项目验证	42
项目拓展	42
项目5  总部与分部基于静态路由协议的互联部署	45
项目描述	45
相关知识	45
5.1  路由表的生成与路由条目	46
5.2  静态路由	47
项目规划设计	48
项目实施	49
任务5-1  配置路由器接口	49
任务5-2  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	51
任务5-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52
项目验证	53
项目拓展	54
项目6  总部与分部基于默认路由和浮动路由协议的高可用互联链路部署	57
项目描述	57
相关知识	57
项目规划设计	58
项目实施	59
任务6-1  配置路由器接口	59
任务6-2  配置路由器的默认路由	60
任务6-3  配置路由器的浮动路由	61
任务6-4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63
项目验证	64
项目拓展	65
项目7  总部与多个分部基于单区域OSPF协议的互联部署	68
项目描述	68
相关知识	68
项目规划设计	74
项目实施	75
任务7-1  配置路由器接口	75
任务7-2  部署单区域OSPF网络	76
任务7-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79
项目验证	80
项目拓展	81
项目8  多部门VLAN基于单臂路由的互联部署	84
项目描述	84
相关知识	84
项目规划设计	86
项目实施	87
任务8-1  配置交换机端口	87
任务8-2  配置路由器的单臂路由	88
任务8-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89
项目验证	90
项目拓展	91
项目9  多部门VLAN基于三层交换的互联部署	93
项目描述	93
相关知识	93
项目规划设计	94
项目实施	95
任务9-1  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	95
任务9-2  将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	96
任务9-3  配置VLANIF接口的IP地址	97
任务9-4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97
项目验证	98
项目拓展	99
项目10  基于端口安全的开发部网络组建	102
项目描述	102
相关知识	102
项目规划设计	104
项目实施	105
任务10-1  登记交换机端口需要绑定的计算机MAC地址	105
任务10-2  开启交换机端口的端口安全功能并绑定终端的MAC地址	107
项目验证	108
项目拓展	109
项目11  总部与分部基于PAP认证的安全互联部署	112
项目描述	112
相关知识	112
11.1  PPP的基本概念	113
11.2  PPP帧格式	113
11.3  PPP的链路建立过程	114
11.4  PPP的身份认证	116
项目规划设计	116
项目实施	117
任务11-1  配置路由器接口	117
任务11-2  搭建OSPF网络	118
任务11-3  配置PPP的PAP认证	119
任务11-4  对端配置PAP认证	120
任务11-5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121
项目验证	122
项目拓展	122
项目12  总部与分部基于CHAP认证的安全互联部署	125
项目描述	125
相关知识	125
项目规划设计	126
项目实施	127
任务12-1  配置路由器接口	127
任务12-2  搭建OSPF网络	128
任务12-3  配置PPP的CHAP认证	129
任务12-4  对端配置CHAP认证	130
任务12-5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131
项目验证	132
项目拓展	132
项目13  基于基本ACL的网络访问控制	135
项目描述	135
相关知识	136
13.1  ACL的基本概念	136
13.2  ACL的分类	136
13.3  基本ACL的命令格式	137
项目规划设计	137
项目实施	138
任务13-1  配置交换机的基础环境	138
任务13-2  配置路由器的基础环境	141
任务13-3  配置基本ACL访问控制	142
任务13-4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143
项目验证	144
项目拓展	146
项目14  基于扩展ACL的网络访问控制	149
项目描述	149
相关知识	149
14.1  ACL规则	149
14.2  ACL规则的匹配	150
14.3  高级ACL的命令格式	150
项目规划设计	151
项目实施	152
任务14-1  配置路由器接口	152
任务14-2  配置高级ACL访问控制	153
任务14-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153
项目验证	154
项目拓展	156
项目15  基于静态NAT发布公司网站服务器	159
项目描述	159
相关知识	159
15.1  NAT的基本概念	160
15.2  静态NAT	161
项目规划设计	162
项目实施	163
任务15-1  配置路由器接口	163
任务15-2  配置静态NAT	163
任务15-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164
项目验证	165
项目拓展	166
项目16  基于动态NAT的公司出口链路配置	168
项目描述	168
相关知识	168
项目规划设计	170
项目实施	170
任务16-1  配置路由器接口	170
任务16-2  配置动态NAT	171
任务16-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172
项目验证	173
项目拓展	174
项目17  基于静态NAPT的公司门户网站发布	177
项目描述	177
相关知识	177
项目规划设计	178
项目实施	179
任务17-1  配置路由器接口	179
任务17-2  配置静态NAPT	180
任务17-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181
项目验证	181
项目拓展	182
项目18  基于Easy IP的公司出口链路配置	185
项目描述	185
相关知识	185
项目规划设计	186
项目实施	187
任务18-1  配置路由器接口	187
任务18-2  配置Easy IP	188
任务18-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188
项目验证	189
项目拓展	191
项目19  基于STP配置高可用的企业网络	193
项目描述	193
相关知识	193
19.1  冗余与STP	193
19.2  STP的工作原理	194
项目规划设计	200
项目实施	201
任务19-1  创建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	201
任务19-2  开启STP并配置STP的优先级	204
任务19-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206
项目验证	207
项目拓展	207
项目20  基于RSTP配置高可用的企业网络	210
项目描述	210
相关知识	210
项目规划设计	212
项目实施	213
任务20-1  创建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	213
任务20-2  开启RSTP并配置RSTP的优先级	216
任务20-3  配置边缘端口	217
任务20-4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218
项目验证	219
项目拓展	220
项目21  基于链路聚合提高交换机级联带宽部署	222
项目描述	222
相关知识	222
21.1  链路聚合概述	222
21.2  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223
21.3  链路聚合的模式	224
项目规划设计	225
项目实施	226
任务21-1  创建交换机的VLAN	226
任务21-2  配置交换机的聚合链路	228
任务21-3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230
项目验证	230
项目拓展	231
项目22  双ISP出口下基于VRRP的主备链路部署	234
项目描述	234
相关知识	235
22.1  VRRP概述	235
22.2  VRRP的作用	235
22.3  VRRP的工作原理	236
22.4  VRRP的工作过程	239
项目规划设计	241
项目实施	242
任务22-1  配置路由器接口	242
任务22-2  配置OSPF协议	245
任务22-3  配置VRRP协议	247
任务22-4  配置上行接口监视	248
任务22-5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249
项目验证	250
项目拓展	251
项目23  双ISP出口下基于VRRP的负载均衡链路部署	254
项目描述	254
相关知识	255
项目规划设计	255
项目实施	256
任务23-1  配置路由器接口	256
任务23-2  部署OSPF网络	259
任务23-3  配置VRRP协议	261
任务23-4  配置上行接口监视	263
任务23-5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	265
项目验证	266
项目拓展	267
项目24  总部与多个分部基于IPv6静态路由的互联部署	271
项目描述	271
相关知识	271
24.1  IPv4与IPv6的对比	272
24.2  IPv6地址的表示方式	273
项目规划设计	274
项目实施	275
任务24-1  配置路由器接口	275
任务24-2  配置IPv6静态路由	277
任务24-3  配置计算机的IPv6地址	279
项目验证	280
项目拓展	281
项目25  总部与多个分部基于IPv6汇总路由的互联部署	284
项目描述	284
相关知识	284
25.1  IPv6的地址结构	285
25.2  IPv6单播地址	285
25.3  IPv6组播地址	287
25.4  IPv6任播地址	288
项目规划设计	289
项目实施	290
任务25-1  配置交换机	290
任务25-2  配置路由器	292
任务25-3  配置IPv6静态路由	294
任务25-4  配置计算机的IPv6地址	296
项目验证	297
项目拓展	297
项目26  基于802.11的公司无线局域网搭建	300
项目描述	300
相关知识	301
26.1  无线应用概况	301
26.2  无线协议标准	302
26.3  无线射频与AP天线	303
项目规划设计	307
项目实施	308
任务26-1  配置交换机	308
任务26-2  配置路由器单臂路由	310
任务26-3  配置路由器DHCP	311
任务26-4  配置AP的无线网络	312
项目验证	315
项目拓展	317
                                        展开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在本书中,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华为HCIA-Datacom技术,帮助您掌握基于华为设备的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技能。
全书主要包括局域网组建、局域网互联、出口与安全部署、高可用技术、IPv6与无线5个部分,甄选26个企业网络建设实战项目,全面介绍了中小型企业网络建设的业务实施技能。
本书继承了《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微课版)(第2版)》国家规划教材的优点,基于职业教育理念,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体例进行编写。本书通过场景化的项目案例将理论与技术应用密切结合,让技术应用更具实用性;通过学习典型业务实施流程,使学生逐渐养成完成网络工程工作需要具备的素养;通过项目拓展训练切换不同行业部署场景,培养学生跨行业、跨场景的网络工程实施技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基于华为设备的网络建设与运维技能,为成为一名准IT网络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极具职业特征,有如下特色。
1.课证融通、校企双元开发
本书由高校教师、华为认证讲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编写,全面融入华为“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和《HCIA-Datacom认证标准》的相关技术与知识点;项目导入了荔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等服务商的典型项目案例和业务实施流程;高校教师团队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教学标准,根据职教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企业资源进行教学化改造,并将其编写成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教材内容符合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工程师岗位技能培养要求。
2.项目贯穿、课产融合
(1)递进式场景化项目重构课程序列。本书围绕网络工程师岗位对网络建设与运维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按照企业网络建设的实施规律,设计了26个进阶式项目案例,并将相关知识融入各项目中,将知识和应用场景紧密结合,学以致用。本书学习地图如图1所示。
(2)用业务流程驱动学习过程。将各项目按企业工程项目实施流程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通过项目描述、相关知识为任务做铺垫;任务实施过程由任务描述、任务实施和任务验证构成,符合工程项目实施的一般规律。学生通过对26个项目的渐进学习,逐步熟悉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熟练掌握业务实施流程,养成良好的工作素养。项目学习流程如图2所示。
3.实训项目具有复合性和延续性
考虑到企业真实工作项目的复合性,工作室精心设计了26个拓展实训项目。实训项目不仅考核与本项目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涉及前序知识与技能,强化了各阶段的知识点、技能点之间的关联,使学生熟悉知识与技能在融合型网络工程场景中的应用。
图1  本书学习地图
图2  项目学习流程
若将本书作为教学用书,则参考学时为64~72学时,各项目的参考学时如表1所示。
表1  学时分配表
内容模块	课程内容	学时
局域网组建	项目1 使用交换机实现技术部计算机的互联	2
	项目2 基于VLAN实现技术部与商务部计算机的互联与隔离	2
	项目3 基于802.1Q实现跨交换机环境下的部门计算机互联与隔离	2
局域网互联	项目4 基于直连路由实现技术部与商务部的互联	2
	项目5 总部与分部基于静态路由协议的互联部署	2
	项目6 总部与分部基于默认路由和浮动路由协议的高可用互联链路部署	2
	项目7 总部与多个分部基于单区域OSPF协议的互联部署	2
	项目8 多部门VLAN基于单臂路由的互联部署	2
	项目9 多部门VLAN基于三层交换的互联部署	2
续表
内容模块	课程内容	学时
出口与
安全部署	项目10 基于端口安全的开发部网络组建	2
	项目11 总部与分部基于PAP认证的安全互联部署	2
	项目12 总部与分部基于CHAP认证的安全互联部署	2
	项目13 基于基本ACL的网络访问控制	2
	项目14 基于扩展ACL的网络访问控制	2
	项目15 基于静态NAT发布公司网站服务器	2
	项目16 基于动态NAT的公司出口链路配置	2
	项目17 基于静态NAPT的公司门户网站发布	2
	项目18 基于Easy IP的公司出口链路配置	2
高可用技术	项目19 基于STP配置高可用的企业网络	2
	项目20 基于RSTP配置高可用的企业网络	2
	项目21 基于链路聚合提高交换机级联带宽部署	2
	项目22 双ISP出口下基于VRRP的主备链路部署	4
	项目23 双ISP出口下基于VRRP的负载均衡链路部署	4
IPv6与无线	项目24 总部与多个分部基于IPv6静态路由的互联部署	2
	项目25 总部与多个分部基于IPv6汇总路由的互联部署	4
	项目26 基于802.11的公司无线局域网搭建	4
课程考核	综合项目实训/课程考评	4
课时总计	64
本书由正月十六工作室组编,主编为黄君羡、项尚清,副主编为吕学松、李焕、欧阳绪彬,相关编者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教材编写单位和编者信息
参编单位	编    者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黄君羡、唐浩祥、简碧园、莫乐群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李焕
广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吕学松、梁锦雄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	项尚清、郑俊海、叶茂豪、罗成耀
正月十六工作室	欧阳绪彬、林晓晓
荔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张金荣
联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鲁维、吴洋洋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众多华为认证讲师和技术专家的支持与帮助,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启迪和帮助。
      正月十六工作室
2024年1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