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项目一 数控车床的认识与操作 1
任务一 数控车床的认识 1
任务二 数控车刀与数控车削的认识 6
任务三 数控车床坐标系的认识 13
任务四 数控车床操作面板的认识与操作 19
任务五 数控车床的对刀 24
项目二 数控车编程与加工 28
任务一 数控编程基本功能指令的认识 28
任务二 数控程序结构的认识 35
任务三 程序输入与编辑 38
任务四 直线插补指令的应用 42
任务五 圆弧插补指令的应用 51
任务六 简单循环指令的应用 57
任务七 复合循环指令的应用 63
任务八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指令的应用 70
任务九 螺纹车削指令的应用 76
项目三 数控铣床的认识与操作 85
任务一 数控铣床的认识 85
任务二 数控铣刀与数控铣削的认识 89
任务三 数控铣床坐标系的认识 96
任务四 数控铣床操作面板的认识与操作 99
任务五 数控铣床的对刀 103
项目四 数控铣编程与加工 109
任务一 直线插补指令的应用 109
任务二 钻孔用固定循环指令的应用 113
任务三 圆弧插补指令的应用 121
任务四 半径补偿指令的应用 129
任务五 长度补偿指令的应用 136
项目五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 145
任务一 工业机器人的认识 145
任务二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 148
任务三 工业机器人基本功能指令的认识 156
任务四 直线运动指令的应用 172
任务五 圆弧运动指令的应用 177
任务六 变量指令的应用 181
任务七 工业机器人搬运的编程与操作 185
项目六 智能生产单元 189
任务一 智能生产单元传感器的应用 189
任务二 智能毛坯仓上下料的应用 198
任务三 电机轴零件的自动上下料及加工 204
展开
在当今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职业院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满足职业院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精心编写的。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涵盖了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多个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智能制造正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也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智能制造行业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本书的编写,旨在帮助职业院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生产单元等多个智能制造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从基础到高级逐步深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实践导向:全书内容以实际操作任务为核心,每个任务都配有详细的步骤说明、操作示例和任务评价,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系统性与层次性:内容涵盖了智能制造领域的多个方面,从基础的数控车床操作到复杂的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从简单的零件加工到智能生产单元的综合应用,逐步深入,层次分明。这种系统性和层次性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德育思政融入:大部分任务都配有德育思政内容,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融入技术学习中。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理论与实践结合:每个任务不仅有理论知识讲解,还配有大量的实践操作步骤和任务评价,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多媒体资源支持:本书配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课件等,以增强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操作过程,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
本书由太原市交通学校张瑜胜、侯炳辉主编,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贾继鹏、太原市交通学校刘小乾、陈瑞瑞担任副主编,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渠金才担任主审。由于智能制造是一种新型制造模式,涉及数控、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等多学科领域,本书难免存在疏漏之处,还望读者给予指正。
编 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