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目录
一角的模型
JH01角的度量()
JH02两线四角()
JH03三线八角()
JH04方位角与方向角()
JH05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JH06角模型之旗子形()
JH07角模型之沙漏形()
JH08角模型之导航形()
JH09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夹角(内心角)
()
JH10三角形内角、外角平分线夹角
(旁心角Ⅰ型)()
JH11三角形外角平分线夹角
(旁心角Ⅱ型)()
JH12桌面锯角()
二周长与面积
JH13平移法求周长()
JH14拍球法求周长()
JH15截长补短求周长()
JH16拼图的周长()
JH17剪图的周长()
JH18旋转法剪切图形()
JH19面积公式的正逆运用()
JH20图形形状特殊化()
JH21图形位置特殊化()
JH22图形边长特殊化()
JH23图形面积特殊化()
JH24勾股定理()
JH25正方形格点中的毕克公式()
JH26正三角形格点中的毕克公式()
三面积模型
JH27等积变形()
JH28田字格()
JH29田三捉蟹()
JH30推出三角形(一半模型)()
JH31共边定理之山脊形()
JH32共边定理之风筝形()
JH33共边定理之蝴蝶形()
JH34共边定理之燕尾形()
JH35共角定理之一般鸟头形()
JH36共角定理之一般沙漏形()
JH37共角定理之母子依偎形()
JH38相似定理之平行鸟头形()
JH39相似定理之平行沙漏形()
四标准分割与变换
JH40正三角形的标准分割()
JH41正方形的标准分割()
JH42正五边形的标准分割()
JH43正六边形的标准分割()
JH44正八边形的标准分割()
JH45图形的平移()
JH46图形的旋转()
JH47图形的翻转()
五曲边图形
JH48圆与勾股()
JH49扇形相关量()
JH50弓形相关量()
JH51方中圆与圆中方()
JH52贴膜法()
JH53分割法()
JH54割补法()
JH55求差的技巧()
六立体图形
JH56立体图形表面展开图()
JH57三视图()
JH58棱柱的表面积与体积()
JH59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
JH60锥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展开
丛书前言
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人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失败中探索数学真知,但有些学生耗费了大量时间,却在成功之前就丧失了信心。有人提出了“讲授法”,但这种方法往往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有些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的,一般不会深入思考。有人则提出了“练习法”,通过刷题来提高解题能力,找到题感。这些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选用。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学习之道和传授之道。只有先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阅读,厘清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然后去做例题,对照解题过程总结经验,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自学阅读法”。
那么问题来啦,学生学习数学,应阅读什么?又应如何阅读?为学生提供一套较好的数学阅读资料,且要兼顾例题和练习,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反复思索这个问题,从知识点入手,从解题方法入手或许是一条捷径。基于此想法,我倾心编写了“奥数经典500例”(精华版)丛书,把初等数学知识按照知识体系和方法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地编写出来。每例都是一个知识点——瑰丽的宝石;每例都是一个“神器”——秒杀的秘诀。为了让学生能掌握各知识点,特设置了“神器溯源”栏目,力争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知道公式的结构,又知道公式的推导过程;既知道定理,又掌握定理的证明;既知道数学家的贡献,又了解数学家的故事。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各知识点,我把各知识点浓缩提炼成合辙押韵的顺口溜(这里需要声明一下,有人说,顺口溜太多,学生记不住。我只想说,让学生背顺口溜,本身就是不合时宜的,顺口溜是知识点的精华,其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我针对每个知识点精心编写了例题,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巩固。为了让学生学有所用,我针对每个知识点由易到难编写了练习题。总之,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学习例题、完成练习,基本能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根据数学的特点,“奥数经典500例”(精华版)丛书分成6册出版,每册一个专题,分别是计算专题、应用题专题、数论专题、几何专题、计数专题、构造论证专题。
由于编写时间紧,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斧正。
陈拓
奥数经典500例答疑群前言
几何是研究图形位置关系与度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几何图形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来并剔除非数学属性而保留下来的图形。
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单元是点,通过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构成一维、二维、三维图形。几何知识系统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前面所学内容是后面要学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所以,打牢几何基础是后续提高的必要环节。
几何专题共有60个知识点及其对应解题方法和技巧,编排时,既注重几何的学科特点,又兼顾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力争做到形象直观、思路清晰、通俗易懂、语言精练。每讲都有“神器内容”“要点与说明”“神器溯源”“例题精讲”“针对性练习”等栏目。
几何专题包括以下几部分:“角的模型”,介绍了不同的角的概念、模型和对应的数学关系;“周长与面积”介绍了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不同求法;“面积模型”把求面积的方法归纳成多种模型,并给出相应的公式,使计算更高效;“标准分割与变换”介绍了图形的分割、平移、旋转和翻转等相关知识;“曲边图形”介绍了与圆、扇形、弓形等相关的问题;最后是立体图形的相关问题。
在知识点的编写过程中,注重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力争提升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例如,如何求三角形面积?三种方法对应三种思路:先是面积公式及其变形;然后是对三角形进行等积变形,体现动态转化思想;最后是图形比例法,通过“邻居帮扶”找到面积的倍数关系。这样安排的好处就是,看到题目就能马上找到解题思路。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收到张大可、杨忠贤、石荣才、杨永东、安禹洵、何希敏、罗天石、王晨阳、张萍、叶伟红、陶源等老师的修改建议,他们对本书的顺利出版作出了很多贡献,在此顺致谢意!
几何知识博大精深,希望本书能够抛砖引玉,为学生的几何学习提供一定帮助。
陈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