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第一篇 基础篇
第1章 绪论 3
1.1 引例 4
1.2 开设“人工智能伦理”课程的背景 7
1.3 伦理分析方法 9
1.3.1 常见伦理学理论 9
1.3.2 伦理抉择的基本原则 13
1.3.3 伦理分析的一般框架 15
本章小结 16
习题1 16
第2章 科技价值、风险与伦理 17
2.1 科技价值及其社会功能 19
2.1.1 文化价值 20
2.1.2 经济价值 21
2.1.3 政治价值 21
2.2 科技向善增进人类福祉 22
2.2.1 科技向善的内涵 22
2.2.2 科技向善的路径 24
2.3 科技风险及其社会表现 25
2.3.1 科技风险的内涵 26
2.3.2 科技风险的种类 27
2.3.3 科技风险的特点 30
2.4 风险悖论产生的原因 32
2.4.1 风险悖论产生的内在原因 32
2.4.2 风险悖论产生的社会原因 33
2.5 科技伦理及其发展 33
2.5.1 科技伦理辨识和内涵 34
2.5.2 科技伦理的发展 37
2.5.3 科技伦理治理策略 39
2.5.4 科技伦理治理路径 40
2.6 案例分析 41
本章小结 45
习题2 45
第二篇 理论篇
第3章 人工智能伦理概述 49
3.1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 50
3.1.1 人工智能及其发展历程 50
3.1.2 人工智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55
3.1.3 中美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比较 59
3.2 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问题、社会问题 62
3.2.1 人工智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62
3.2.2 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类型 64
3.3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 72
3.3.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工智能伦理规范 73
3.3.2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原则 79
3.3.3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践 80
3.4 案例分析 82
本章小结 84
习题3 85
第4章 数据价值、陷阱和伦理 86
4.1 数据价值 87
4.2 数据陷阱 89
4.2.1 平均值 90
4.2.2 辛普森悖论 91
4.2.3 幸存者偏差 93
4.2.4 伯克森悖论 94
4.2.5 观测数据与现实的差距 96
4.2.6 大规模数据一定胜过小样本 97
4.2.7 相关性 97
4.2.8 数据可比性 98
4.2.9 过度拟合 99
4.2.10 个性化推荐是智慧还是愚蠢 99
4.2.11 数据可视化 100
4.2.12 数据陷阱之“百分比” 101
4.3 数据伦理 102
4.3.1 大数据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102
4.3.2 大数据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08
4.3.3 大数据伦理治理的可能路径 109
4.4 案例分析 110
本章小结 114
习题4 115
第5章 算法权力及其治理 116
5.1 算法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117
5.2 算法引发的伦理问题、社会问题 119
5.2.1 隐私问题 120
5.2.2 透明性和可解释性问题 120
5.2.3 公平性和偏见问题 121
5.2.4 算法“囚徒”风险 123
5.3 算法偏见产生的原因 129
5.3.1 从算法技术的角度看偏见产生的原因 130
5.3.2 从算法应用与管理的角度看偏见产生的原因 132
5.3.3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偏见产生的原因 133
5.4 算法治理 134
5.4.1 算法的价值负载 136
5.4.2 算法治理体系 137
5.4.3 算法的法律规制 140
5.4.4 算法治理展望 143
5.5 案例分析 144
本章小结 147
习题5 147
第三篇 应用篇
第6章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伦理问题 151
6.1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场景及使用价值 152
6.2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154
6.2.1 侵害人类合法权益 154
6.2.2 扭曲社会传播生态系统,引发信任危机 155
6.2.3 技术滥用对社会秩序构成潜在威胁 156
6.2.4 冲击现有经济结构,引发新的不平等 156
6.2.5 打击原创积极性,冲击版权结构体系 157
6.2.6 引发学术不端,冲击现有教学模式和教育体系 158
6.2.7 加剧数据泄露,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后果 159
6.2.8 意识形态操纵和政治误导风险 160
6.2.9 算法歧视风险 160
6.2.10 可信问题 161
6.3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伦理治理 161
6.3.1 建立个人、社会的防范体系 162
6.3.2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163
6.3.3 加强相关技术研发 163
6.4 案例分析 164
本章小结 165
习题6 166
第7章 人脸识别及其伦理问题 167
7.1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及使用价值 168
7.2 人脸情绪识别及应用 168
7.3 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 170
7.4 人脸识别隐私伦理问题的归因 175
7.5 我国人脸识别的治理路径 175
7.6 典型案例 178
本章小结 180
习题7 180
第8章 网络新媒体伦理问题 182
8.1 网络新媒体及其特点 183
8.2 网络新媒体助力社会发展 183
8.2.1 改变信息传播方式 184
8.2.2 塑造社交互动模式 184
8.2.3 拓展娱乐和文化领域 185
8.2.4 推动实时互动的电商模式 185
8.3 网络新媒体的伦理问题 185
8.3.1 虚假信息泛滥 186
8.3.2 充斥不良信息和低质内容 187
8.3.3 人文精神严重缺失造成新闻价值扭曲 187
8.3.4 网络暴力和欺凌频发 188
8.3.5 隐私侵权和数据滥用日趋严重 189
8.3.6 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 189
8.3.7 网络娱乐催生数字沉迷 190
8.4 网络新媒体的伦理治理 190
8.4.1 完善法律法规 190
8.4.2 构建网络伦理规范 191
8.4.3 打造良好网络环境 192
8.4.4 加强平台技术监管 192
8.4.5 社会监督 193
本章小结 194
习题8 194
第9章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伦理问题 195
9.1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96
9.1.1 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 196
9.1.2 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 197
9.1.3 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 198
9.1.4 在医患交流方面的应用 199
9.1.5 在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200
9.2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201
9.2.1 隐私保护问题 201
9.2.2 决策透明性和可解释性问题 201
9.2.3 责任划分问题 202
9.2.4 公平性问题 202
9.2.5 患者信任问题 203
9.3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伦理治理 203
9.3.1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原则 204
9.3.2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路径 205
本章小结 205
习题9 206
第10章 自动驾驶伦理问题 207
10.1 自动驾驶技术及其发展 208
10.1.1 自动驾驶的概念 208
10.1.2 全球主要国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简况 209
10.2 自动驾驶引发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209
10.2.1 道德决策问题 210
10.2.2 责任分配问题 211
10.2.3 安全问题 211
10.2.4 隐私问题 212
10.2.5 社会公正问题 213
10.3 自动驾驶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213
10.3.1 客观条件的制约 213
10.3.2 法律法规的滞后 214
10.3.3 数据隐私和安全的挑战 215
10.4 自动驾驶伦理问题治理 216
10.4.1 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216
10.4.2 推动技术改进和创新 217
10.4.3 加强公众教育 218
本章小结 218
习题10 219
第11章 脑机接口伦理问题 220
11.1 脑机接口概述 221
11.1.1 脑机接口及其应用领域 221
11.1.2 脑机接口的发展趋势 223
11.2 脑机接口应用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224
11.2.1 个体自主权问题 225
11.2.2 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225
11.2.3 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问题 226
11.2.4 社会接受程度问题 227
11.3 脑机接口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27
11.3.1 建立法律和伦理框架 227
11.3.2 加强安全管理和标准制定 228
11.3.3 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 228
11.3.4 提升技术应用公平性 229
11.3.5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229
本章小结 230
习题11 230
第12章 机器人伦理问题 232
12.1 机器人的发展 233
12.2 机器人伦理问题 235
12.2.1 情感机器人 236
12.2.2 医疗机器人 237
12.2.3 工业机器人 238
12.2.4 陪护机器人 239
12.2.5 聊天机器人 240
12.2.6 人形机器人 240
12.3 机器人伦理治理 241
12.3.1 机器人伦理问题的成因 241
12.3.2 机器人伦理治理的原则 242
12.3.3 机器人伦理治理的路径 243
12.3.4 不同类型机器人伦理治理的对策 244
12.4 案例分析 245
本章小结 245
习题12 246
第13章 元宇宙伦理问题 247
13.1 元宇宙的概念和内涵 248
13.2 元宇宙发展趋势 250
13.2.1 元宇宙近年发展概况 250
13.2.2 元宇宙的发展趋势 252
13.3 数字人及其伦理问题 253
13.3.1 数字人的价值 254
13.3.2 数字人的应用领域 254
13.3.3 数字人的伦理问题 255
13.4 元宇宙中的伦理问题 255
13.4.1 元宇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55
13.4.2 元宇宙中的伦理问题 256
13.5 元宇宙伦理问题治理 262
13.5.1 元宇宙伦理治理的原则 262
13.5.2 元宇宙伦理治理的路径 264
本章小结 265
习题13 265
第14章 司法领域人工智能伦理问题 267
14.1 人工智能司法领域的应用 268
14.1.1 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概述 268
14.1.2 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优势和潜在益处 269
14.2 司法领域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和风险评估 270
14.2.1 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引发的伦理问题 270
14.2.2 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挑战和风险 271
14.3 司法领域人工智能伦理治理 272
14.3.1 司法领域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原则 272
14.3.2 司法领域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路径 274
本章小结 276
习题14 277
第15章 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伦理问题 278
15.1 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279
15.1.1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80
15.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就业中的应用 284
15.2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典型做法 285
15.3 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287
15.4 高等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 288
本章小结 291
习题15 291
结语 292
展开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人工智能技术正以一种迅猛发展的态势,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但是人工智能在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保护、虚假信息、算法歧视、网络安全、技术滥用等诸多伦理困境和伦理安全隐患。提升全民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意识、伦理意识,引导人工智能向善,降低人工智能技术的负面影响和社会风险,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本书技术价值、存在风险、伦理治理等维度介绍相关内容,使读者较全面地理解、掌握人工智能伦理方法,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读者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人工智能伦理概念及人工智能应用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分为基础篇、理论篇、应用篇三部分,共16章。
基础篇包括第1~2章。第1章绪论,介绍本书的架构,以及伦理分析的一般方法。第2章科技价值、风险与伦理,系统地介绍科技风险、科技伦理的概念、发展现状,科技伦理治理的一般原则。
理论篇在科技伦理的大视域下考察人工智能相关问题,从人工智能伦理概述、数据伦理、算法伦理三个层次讨论伦理及其治理问题。第3章介绍人工智能引发的各种风险,分析数据、算法、应用层面面临的各种伦理挑战。第4章介绍数据价值、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陷阱、数据伦理概念和相关问题。第5章介绍算法方面的伦理概念和相关问题。
应用篇介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人脸识别、网络新媒体、医疗、自动驾驶、脑机接口、机器人、元宇宙、司法决策、高等教育等典型领域中的人工智能伦理应用的相关问题。
本书将理论概念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对人工智能伦理的发展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帮助读者理解人工智能伦理有关的概念、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伦理及其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本书适用于所有理工科、社会科学专业学生作为人工智能通识学习内容,也可供从事伦理学、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书中参考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作者学识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展开